有人要在夔州搞事情!而且还是在李隆基给郑叔清加了个朝议郎的散官的消息传开以后。</br>凭什么?为什么?</br>郑叔清有点迷糊,弄不明白那些人的脑回路。他不但免罪了(暂时),还被朝廷加官了,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没眼色呢?</br>方重勇和郑叔清商议了一下,决定让王忠嗣与杨若虚带兵主动出击,夜袭白帝城!</br>这话听起来,表面上看荡气回肠,实际上跟拿着铁棒追耗子差不多,乃是无聊到极点的活计。</br>唐朝初年,白帝城为军事重镇,担负着从巴蜀出兵征服荆襄的重任。</br>因为它的位置得天独厚,江对岸就是夔州府城与夔州江关,长江的漕运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br>那时候的白帝城,驻军甚多,以这里为据点辐射四方,岸边停泊的水军战船可谓是遮天蔽日。</br>但是,随着巴蜀的平定,荆襄的平定,江东的平定,大运河的再次疏通。以巴蜀为起点,扬州为终点的长江漕运路线被激活。夔州府城的发展开始加速,将白帝城远远抛在了后面。</br>因为没有战事,白帝城的驻军早已撤离,空出来的地盘,变成了文人墨客的旅游景点,无数唐代诗人到白帝城游玩驻足打卡,唐诗中出现的频率极高!</br>试想如果这里是军事重镇,那些吃饱了撑着的诗人,还能潇洒自在的在军营里到处跑,喝酒写诗么?</br>如今,白帝城已经被废弃,夔州的驻军,转移到了夔州府城以东的巫山县,并且只剩下一个训练府兵的军府。</br>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已经没有将领愿意来白帝城(除了被发配贬官的以外)了,山南东道的最西边,也没有什么战事,反倒是漕运火的一塌糊涂!</br>从大局上来说,大唐的前进方向,唯有西域而已,这个方向主要敌人只有吐蕃。</br>防守的方向也有两個,一个是幽州的契丹,室韦等部;另一个就是西南与吐蕃接壤的边境,以及正在崛起的南诏。</br>大唐边疆诸多藩镇,以西边攻略西域的几个实力最为雄厚,防御契丹人的河北藩镇次之,最弱的就是剑南藩镇。</br>其余地方,除了长安洛阳外,野战兵力几乎都是处于真空状态!</br>没人在乎白帝城有没有什么白龙!三国时蜀军在此又是如何的布置防御!</br>如今浮躁的人心,想的都是怎么好好捞钱过日子。</br>别说是这里了,就是水运枢纽扬州,也没有成建制的唐军。大唐自有国情在此,精兵位于边镇与都城,其他地方,无须正规军驻守。</br>反倒是安史之乱后,夔州作为军事重镇崛起,白帝城又重获新生,到南宋时更是大放异彩,承受蒙古大军狂攻而屹立不倒。</br>这些都是后话了。</br>这次王忠嗣他们要干的事情,就是去废弃了的白帝城里面剿匪。</br>至于此番出击会不会杀错人……这个问题郑叔清不想去考虑,方重勇更不愿去考虑。</br>大唐的规矩,就是只讲实力和话语权,终究还是拳头说话。没有实力又没有话语权,死了也白死。</br>这天夜里,郑叔清领着武装起来的民夫巡视夔州江岸边的城墙,可以看到城内随处可见五人一队,拿着火把正在巡夜的民夫。</br>方重勇则是城头眺望对岸白帝城边的火光,心里直打鼓的。</br>他知道那边在杀人!</br>方重勇觉得,王忠嗣与杨若虚带兵出击白帝城,估计只是剿匪的强度,应该没有意外的。</br>这种关键时刻,方重勇还发现他居然一点忙都帮不上,纯粹就是一个废物,能保护好自己就不错了。</br>这让他感觉沮丧,有种局势脱离掌控的无力感。</br>“来了!”</br>方来鹊忍不住叫喊了一声,方重勇转过头瞪着他不悦呵斥道:“什么来了。”</br>“杨将军回来了,在用渔火给我发号令呢?”</br>方来鹊辩解道。</br>方重勇一愣,随即想起白天出发前杨若虚跟郑叔清他们约定的暗号。</br>他自己都没记住,没想到方来鹊居然仅凭描述就能记住。</br>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外如是。</br>果不其然,郑叔清如释重负的走过来对方重勇说道:“事情办成了,去看看白帝城那边过来的是何方神圣吧。”</br>不一会,王忠嗣带着杨若虚,一行不到百人,几乎人人手上提着鲜血淋漓的人头,看上去异常可怖。让方重勇想起某些恐怖片中的桥段。</br>“这些都是死士,打不过我们,最后全都自尽了。此事你们看着处理吧。”</br>王忠嗣沉声对郑叔清说道,并没什么好脸色。</br>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