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意。
冉奇找到陆行舟,汇报最近的情况。
“老板,必须请个专门的经理人负责这摊子事情了,我是律师,现在还在帮你买大楼,好多事我也不擅长啊。”冉奇说道。
陆行舟点点头,他自然知道企业发展,肯定需要很多人才。
可惜发展速度太快,没顾得上这方面。
现在看来不找经理人是不行了。
“你辛苦一下,暂时顶一顶呗,不然那么多订单,就浪费了,这都是钱啊。”陆行舟说道。
他实验室的官方邮箱,全是各种求购邮件。
因为陆行舟没有报价,无数实验室都自己主动开价了。
现在叫价最高的,已经到了10万一克!
就是为了抢先获得石墨烯薄片,然后复刻陆行舟的超导材料实验,研究别的东西。
石墨烯薄片,夏工集团按照协议,不能单独出售给外面的商用实验室或者公司。
这都是陆行舟把持在手里的业务。
夏工集团只能生产自用,目前工厂还在建设,其实产量很低,都是实验时得到的产品。
比如现在攻克1平方米技术,一次性生产1平方米石墨烯。
这么多石墨烯薄片,加起来也不到一克。
当然成本也不高,几乎几分钱的成本就能制作1平方米。
这些实验制作的材料,优先送给陆行舟实验室,毕竟他在做固态电池嘛。
夏工集团也希望陆行舟做出成果。
实验材料都没有收钱。
陆行舟实验室积累了不少石墨烯材料。
现在可以对外出售一些。
冉飞无奈地答应下来,他询问道:“老板那我们对外出售的价格多少,这也没有什么参考。”
按照以前石墨烯的费用,最精纯的石墨烯价格前几年达到了3000元每克,纯度还不是特别高。
后来技术慢慢进步,变成了2000元每克。
再后来变成3000多一公斤。
现在到了1000元一公斤。
当然,这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石墨烯贵不贵,就看层数。
层数越低,那就价格越高。
单层目前依旧是几百元每克。
但很让科学家们郁闷的是,即便他们花几百元买的单层石墨烯,也无法用在陆行舟发表论文的那个超导材料上。
因为陆行舟发表的论文,使用的石墨烯薄片至少要达到1平方厘米。
现在剥离法弄到的单层石墨烯,估计就跟微粒一样,都是些细微粉末。
这种粉末难以控制,更别说在石墨烯薄片上打孔了。
想要复刻实验,必须要陆行舟使用的相同材料啊。
陆行舟了解情况了,也在思考该定什么价格,这垄断生意,他想开什么价,就什么价。
也不用担心物价局找他麻烦。
他的实验室现在已经在保护名单上了,谁会因为这个为难他。
实验材料本来就不在物价局定价范围内,有些材料一克达到上亿美刀,也不稀奇。
比如稀有元素,微软老总比尔盖茨,想要凑齐元素墙,那都是办不到的。
有些元素实在太贵了。
陆行舟考虑片刻询问道:“有没有国外的邮件发过来?”
官方邮箱陆行舟嫌麻烦,给冉飞管理,所以想知道什么问他就行。
“倒是没有,您论文才发表,国内的最先看到,外国学者估计还在找翻译吧,哈哈。”冉飞说着笑起来。
以前何时有这种事发生,国外反而落后国内了。
“嗯,既然都是自己人,那价格就定在...。”陆行舟心算一番。
至少1克,才够制作超导材料。
多数人基本不可能一次性成功,毕竟打孔是关键,一不小心就会失败。
应该很多人做十次都无法成功。
“1克1万,不算贵,以后都保持这个价格,两三个月内不可能商用,先赚一笔钱,以后再降价。”陆行舟拍板道。
“对了,国外找上门,就1万美刀一克,咱别客气。”陆行舟又补充道。
冉飞心里大为震撼。
这价格可就相差6倍以上了呀。
但外国学者还必须捏着鼻子认,毕竟整个市场,都只有他们这里有。
“不过老板你这价格可能会导致实验室的人倒手材料哦。”冉飞提醒道。
“确实,那你辛苦一些,所有使用材料的实验室要把使用数据交出来,并且禁止二次销售,使用了多少材料很容易看出来,能杜绝大部分转卖。”陆行舟说道。
考虑到有人因为利益铤而走险,陆行舟继续说道:“还有告诉买家,如果被发现转卖,就列入不信任名单,将来都无法在我们这里买石墨烯薄片了,全球独此一家,得罪我们,就相当于告别石墨烯薄片衍生科技领域。”
冉飞一一记录下来,实验室终于有了财源,不需要陆行舟单独投钱进来。
将来还可能产生大量盈利。
陆行舟的生意目前只有这一块,石墨烯薄片生产技术不能再授权别人了,有了超导材料,石墨烯薄片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