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杀口,关隘!
“哈哈哈……”
一道金光遁入虚空,一枚枚金色宝篆浮现,荀少彧看了看玉符,遽然将玉符塞入袖口,面上一丝喜意流露,笑道:“闻太师老而弥坚,西北大军摧枯拉朽,连战连捷,西北大局平靖有望啊!”
这一枚传讯玉符,是自西北大军军中发出的,内中有着西北战事的详尽军情。
自从闻渊明坐镇西北以来,在上清宫的有力扶持下,公子则、公子央的大军且战且溃,闻渊明大军一路追剿而上,打得公子则、公子央二人溃不成军,吕国终于迎来了四方统一的契机。
荀少彧缓缓开口,道:“吾吕国西北平定,天佑吾吕国江山。”
十数位军中大将,簇拥在荀少彧左右,听着西北的有利局势,面上且惊且喜,纷纷上前道:“恭喜摄政君,贺喜摄政君,西北局势平定,社稷山河混一有望!”
这些军中大将追随荀少彧,自然有着自己的诉求。尤其是如今吕国混一在望,这些大将都分量更是不轻,尽是新君臂膀,得力的干臣之选,
荀少彧扶着城墙,目光炯炯有神,道:“西北平定可期,但在此之前,吾等同样身负重担,闻太师剿灭西北,尚需一些时日。在这些时日之内,边境宋、郑二国虎视眈眈,就需吾等将士竭力争取了。”
“只要闻太师大军北上,郑、宋二国何足道哉!”
“诺!!”将士们一脸振奋之色,齐声高呼着。
宋国几十万精锐之师在望,青杀口驻军谁人心中没几分震怖之感。两方彼此战力相差悬殊,又有大将常云光战死关隘,军中的锐气受挫极重。
固然有荀少彧这一尊武道强人,亲自坐镇青杀口,一刀镇压千军万马。但青杀口军心不稳已成事实,十万没上过战场,没经历过血火的新兵,突然面临宋国精锐之师,这一股压力之庞大,足以将上蔡新兵们的军心压垮。
然而,这一遭西北战局的大胜,尤其是荀少彧给众军留下了一丝期待,暂且安抚了经历惨重伤亡的上蔡新兵们。
荀少彧扶着刀鞘,眸光中透着一缕精芒,呢喃自语道:“宋国……西北……咱们不妨看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一想到西北,他面色中带着些许阴沉,常云光的战死,不仅让他痛失了一员大将,更是让吕国缺少了未来的一位国之柱石。
能似常云光一般赤诚与君,让人放心的的大将,着实是太少太少了。
荀少彧低声自语,道:“常云……你不会白死的,吾不但会为你报这一刀之仇,还会完成你的遗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烹杀公子贺。”
常云光此生唯一的遗憾,就是胞弟被公子贺烹杀。那可是一母同胞,血脉相连感情深厚,胞弟之死是常云光凭生第一大大恨事。
本来荀少彧还在考虑,日后应该如何对待公子贺,是让他无声无息的死亡,还是真的应诺将其烹杀。
毕竟,常云光是他麾下重臣,其感受他不能不顾及一二。但是荀少彧与公子贺的血脉关系,一旦**裸的将其烹杀,无疑会给荀少彧带来许多非议。甚至还会引来殷天子的问责。
然而,此番常云光为荀少彧奋战至死,内中的情分到底非同寻常,值得荀少彧不惜非议。
…………
西北大军,十数万顶尖精锐之师呼啸天地,上空血煞气机一如滔天巨浪,席卷着天地八方。
帅帐之中,闻渊明一脸威严,稳稳端坐于帅位,雌雄宝鞭置于兵器架上,身前长案上摆放着一张兽皮,兽皮上用木炭,详尽画着万里山河地势。
在闻渊明左右两侧,各有着五尊座位,其上坐着一位位道人,皆有着自己的一番斐然神采。
这十位道人,都是闻渊明自上清宫中请来的帮手,不但是上清宫中一等一的大高手,更是闻渊明的知交好友。
如今这些知交老友,难得的聚上一聚,自然是免不得叙旧一番。
一尊中年道人开怀大笑,开口道:“闻道兄,想你我当初上清宫学艺,转瞬就有二三百载,今时再见俱然垂垂老矣喽!”
“老喽!老喽!”闻渊明挼须感慨,道:“想当年吾等几个师兄弟,一起在上清宫时学道,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门中闹起了不小的风波,那时候……真让人怀念啊!”
一尊清瘦道人拱手,道:“当年,贫道初入师门,多有闻道兄提携,否则也难有贫道今时今日的成就,怕是早已入了轮回,再见似如陌路人矣!”
在坐的道人们摇头叹息,回忆往昔少年懵懂之时,几人能没有些许岁月蹉跎之叹。哪怕他们都是大地游仙,寿达几千之数,但少年时代的峥嵘,仍然值得他们回味。
闻渊明笑着摇头,叹息道:“几位道兄,都是闻某人的知交,何必如此的客气。闻某人一道玉符发下,几位能不远万万里之遥,赶过来帮助闻某人,就这一份心意,就值得闻某人感激不尽了。”
一位道人面露惊诧,抚掌言道:“道兄哪里的话,你我兄弟间自是不必见外。”
几尊道人纷纷道:“吾等上清门人本是同根,只需道兄一声呼唤即可,吾等师兄弟皆为知交,就是天涯海角,只要道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