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敢提出类似于现代职业学校的概念来,虽然是已经阉割过的,不过核心是这样没错。
那么后面的几天考试,他是要继续按照这种思路答题,还是按照古代科举中规中矩的作答呢?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后一种比较保险,但是不容易出彩,最后结果如何便看天意。
而若是按照自己猜测的,朝廷有思变之心,那么这场会试主题应该差不多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这样一来,自己有优势,则结果可能会好上不少。
可也有一点,古人保守,尤其古代君主制与现代不同,对于百姓的治理,多是出于巩固皇权的目的,而非只是想国家民族强盛,却不在意皇帝个人利益。
那么有些变法可能就会影响到一部分士大夫和氏族的利益,或者影响到皇帝集权,这个分寸很难拿捏,如果不注意,那么就有非常大的可能直接被黜落。
何文静边吃便想,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把握住这个度呢?如今的皇帝陛下又有多大的胸襟呢?
吃过午饭,何文静还是决定按照自己想的来,毕竟这也算是自己的一个优势,不利用实在说不过去。既然现在机会来了,那他无论如何要试试,如果这次不幸落榜,大不了三年后再来,到时再走稳妥路线即可。
因此这第二题,教农富民之法,何文静还是继续开脑洞。
古代农民可以干的事情实在不多,基本作用就是给国家产粮和提供兵力,这也是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的原因,毕竟国家根基所在。
而封建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普遍提倡愚民,这是为了怕百姓太聪明后起来造反。可是愚民了这么多朝,也没见哪个朝代真能千秋万世,说到底,既然百姓愚昧,那么既然他可以朝廷说什么他就信什么,那也可以别的什么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只要说到他心坎里。
因此这个政策可说既害人又不利己。
何文静的教民之策倒不是说要让朝廷普及民众基础教育,这个在古代现有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做不到的,而且他估计就算在位的皇帝再睿智,估计一时半会也接受不了。
所以他提出的教民之策与第一题类似,就是两个字,专攻。
他想起自己在书店看过的《齐民要术》。这本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谓十分贴近生活了。而且里面也没有谈论关于朝廷制度或者敏感话题的内容,朝廷可以放心让人给百姓讲解。
而至于百姓不识字的问题,完全可以让朝廷下发政令至当地县令,令其定期宣讲书中关于改进农桑之法的内容,然后将其纳入政绩考核。
“故民之所忧,既论天时,亦论人为,皆可造也。臣愚见浅薄,伏惟陛下亲览,谨对。”
第二题答完之后天也快黑了,何文静觉得脚底生寒,偏头去看,却见火盆已熄灭,便站起身来跺跺脚,然后就听见了隔壁传来的喷嚏声。
看来还是有人被冻感冒了。
等卷子交上去,何文静听见隔壁喷嚏不停,皱皱眉,将袖中的手帕和头上的纶巾取了下来做了个简易的面罩,希望自己不至于被传染。
这次的三支蜡烛他留了两支下来。第一场出场后,他的蜡烛就已经用完了。而这第二场明显题量和难度加大,何文静也不敢再托大,便趁现在尽可能多留出些蜡烛来,好让自己后面不至于太慌乱。
只是等他第二天起床后,整个考场似乎着凉的人不少,他还隐约听见有人来往的脚步声,然后接着就是号房被打开的声音,等片刻之后又重新恢复平静。不知道这是哪位考生又倒在了考场上。
其实白天都还好说,主要就是夜晚难熬,本来就低的气温在晚上更是降下来不少,若是身体条件差一些的,那真是一晚上就能冻病。
何文静才刚起床不久,就听见了隔壁考生敲击号房墙壁的声音,接着就有一个人声传来:“隔壁这位仁兄,不知你可还有多余的木炭,能否借我一点?我实在是太冷了,等我出去就还你,不,我给你银子!”
何文静看看自己的木炭,他都是按照之前分好的份数在用,有时晚上到半夜火盆熄灭了,他也冷得睡不着,还会起床动动身体,等暖和些了再睡。为的就是即使没办法一整晚安睡,也至少要保证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他都这样了,哪还有多的木炭给别人。虽然这木炭确实不多,但也不至于时间未过半就用完了吧?那估计就是这人开始怕冷,烧得多了。既然如此,那他就自己冻着吧,谁还不是一样呢。
“不好意思了,在下也没有多的,要是兄台实在受不住,可以在号房内多活动活动。”何文静说完之后也不再理他,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那人犹自不甘心,又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软磨硬泡,还是没有讨到一块木炭,便开始小声骂骂咧咧起来。何文静直接用棉花堵了耳朵,烧水准备做早饭。结果不一会就有巡考官路过,直接令差役将喧闹考场之人拖出去,他耳边终于清静了。
等吃过早饭,何文静便又开始继续答题。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6-16 17:23:31~2021-06-17 17:56: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