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话外的意思是自己在“强买”,在仗势欺人,有些恼羞成怒,当即就想骂回去,却不想巷子里又传出来一阵笑声,还带着显而易见的嘲讽。
又是这泼赖婆娘!
“哎哟哟,这不是曹家的管家娘子马嫂子吗?怎么,又买炭呐?这是钱不够了就准备强买了吗?”
何文静见斜对门又有一家开了角门,出来的也是个年纪三十多岁的妇人,穿着一身青色单衣,只是打扮却比她口中的马嫂子好上许多,都是簇新的,此时正拿着一把瓜子在嗑。
这姓马的娘子见到那女人出来,当下也沉了脸色,想说话,却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恨恨的哼了一声,抢了何文静手中的铜钱,转身进屋,砰一声关上了大门。
“呸!不过是个破落户家的下人,跟这主家一样,整天就知道装清高,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自己都穷得底掉了,早晚要喝西北风!”
后出来的女人见那姓马的管事娘子进去了,先是得意的抬了抬下巴,后又对着那边的院子啐了一口。
何文静看着那女人走了,就拉拉方氏的袖子,准备继续跟他娘拉着牛车卖炭,他猜测这两家或许有什么不对付,不过都跟他无关。
“诶诶,先别走啊,我家还买炭呢。”青衣妇人叫住他们。
“啊?哦。这位大娘好,我家的炭共五百斤,作价是九百六十文。”何文静停住脚步,又把话说了一遍。
“行了,我都知道了,刚才你跟那破落户家的说话的时候,我都听见了。”女人笑笑出声,一看就是性子个爽利的,不仅嗓门大,还十分自来熟的摸摸了何文静的脑袋。
怎么这里的中年妇女都喜欢摸他的脑袋,何文静囧。
“喏,这是九百六十文钱,你数数看,看够不够?”
何文静拿过钱数了数交到方氏怀里,又对着这女人道 :“够了,多谢大娘,我们这就帮你们搬炭。”
“你这小身板还是省省吧,我自己叫小厮来搬不比你快得多?”说罢就唤了两个粗使的来搬木炭,一会功夫就搬完了,确实要比他和方氏来快得多。
“多谢大娘。”方氏和何文静连忙道谢。
“这有什么,今日叫我看了这一场笑话,以后我跟那姓马的可还有得说呢。”青衣女人笑笑又看看何文静,“我说这位嫂子可是好福气,你这儿子聪明伶俐得紧,以后说不定有大出息呢。”
方氏听见别人夸儿子,也高兴,只是她嘴笨不会说话,就只连连摆手:“哪里哪里,笨得很,笨得很。”
被说笨得很的何文静站在一旁不吭声,只想着一会如何跟方氏说,让她给自己买一本书。
方氏拿着钱,牵着三个孩子就先去了粮店买了十斗米。
粮食装上车,方氏心里有了底,就带着几个孩子在街上逛了起来。
几人一路只看不买也觉得有意思,只是何文静心里想着,等路过书店时还是得想办法让方氏给自己买本书才行。
正想着,等他们又路过一个搅麦芽糖的摊子时,何杏和何梅两个小女孩是怎么也不愿意走了,眼巴巴的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蹲在地上,看摊主拿出两根小棍在糖稀中拉扯缠绕,然后在一根小棍上缠上了拇指大的一块糖,递给了其中一个小孩。
小孩的父母向摊主递出两文钱,带着孩子走了,留下守在原地的一票孩子,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那小孩。
方氏见两个女儿馋得可怜,就给她们一人也买了一块,等问何文静要不要时,却没想到他直接说想买一本书。
“大郎你买书做什么?买来你又看不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书可贵得很呢。”方氏有些犹豫,儿子平常既听话又懂事,基本不会向她提要求,却没想到第一次向她提的要求却是买书。
“娘,我之前路过村里潘夫子的学堂时,听过他们读那个三字经,我听过好多遍,现在都会背了,可惜就是会读不会认,所以就想买书来对着看看,看哪个字念什么。”
“你听过几遍就会背了?”方氏怀疑的看着他。
“恩,我会背了,要不我背给娘听听吧。”何文静对于古代启蒙书籍的了解,也就是一本三字经了,他必须要展现出他在读书上的天赋来,才能让方氏动心让他读书。虽然他没有过目不忘,过耳成诵的技能,可是现在必须要伪装一下了。
何文静将三字经慢慢背了出来,方氏的眼睛也越睁越大,直到他背完了都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娘?娘?”
“啊?哦,大郎背完了?”方氏不知道三字经是不是这样,不过她听儿子抑扬顿挫的念书,虽然听不懂,可是还是觉得好厉害。
“恩,背完了。娘觉得怎么样?我想的是买本三字经看看,这样我就能认字了,就算家中供不起我读书,等以后我大了找活干也容易得多呢。”何文静继续向方氏提议。
方氏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要是儿子以后读书真的能开窍,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认字也不是坏事,也是多个出路。
“那我们就去看看吧。”
几人走进书店,何文静直接就问最便宜的《三字经》多少钱。
书店伙计从柜后抬头,见到他们的穿着,也懒得招呼了,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