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1、回家(1 / 4)

上了火车, 校嘉华才有机会打开小木匣,查看白和平送给她的“一点改口礼”。

原来是一对小巧精致的印章。

印章是由上好的和田软玉做的,色泽匀称,温润有加。

两枚印章背面, 分别刻着一句祝福:凤凰于飞, 百年好合。

印章并不是全新打造的, 棱角有圆磨的痕迹,倒像是祖传的物件。

就连仝其芳也赞叹了一句, 有价无市。

如此贵重的礼品,是白和平夫妇对侄子和侄媳的新婚祝福,无论价值和意义, 都不止亿点点啊。

校嘉华有点手抖, 想说请把她和白恪言的结婚证焊死,就算为了这玉, 她也不会离婚的!

如果十天前,校嘉华初来边疆的心情, 是忐忑、充满未知的。

那么现在, 回程的专列上,有解放军同志保驾护航, 那就是轻松惬意,充满了希望。

专线直达, 中途几乎没有停靠,比来的时候快许多。虽然没有经过嘉峪关, 但是至少提前了二十个小时。

校嘉华总算体会到了,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

两天之后,她们顺利抵达了太丰县火车站。

进站之前, 两个排长提前走进她的车厢:“校同志,一会儿车到站,我来帮你拿行李。”

校嘉华客气道:“不用不用,我的行李虽然多,自己也能拿得动,哪好意思辛苦两位排长。”

两位排长一笑,指着身后说:“这些,也是白首长的一点心意,据说是首长夫人专门打电话提醒的,发车前就准备好了,你一个女同志恐怕真的拿不动。”

校嘉华震惊地看着那几箱,足足有半人高的包裹。

大灰枣、葡萄干、熏马肠、风干牛肉……全是边疆特产。

这已经不是在送她回家了,白家人简直是在送她回门省亲。

.

火车刚停稳,月台上就传来一阵喜庆的欢呼声。

校嘉华探头望了一眼,又是熟悉的锣鼓喧天,彩虹飘飘名场面。

“什么情况啊?”她忍不住问。

仝其芳笑眯眯:“应该是来迎接我们的领导。”这种待遇,她以前被省里评为“三八红旗手”时,就经历过了。

校嘉华:“……真是防不胜防啊。”

校嘉华和仝其芳一前一后,刚走下火车,就被鲜花和掌声包围了。

来迎接的领导很多,除了商业局的,还有农业局的,县政府的……校嘉华大多不认识。

好在,仝其芳身为厂长,都和他们打过交道。她长袖善舞,耐心的回答领导们的慰问,比如这一路经历如何,困难与否……

校嘉华躲在后面,尽量在各位大佬面前,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事了拂衣去,把功与名让给仝其芳。

她小声问商业局的王展发,“王处长,怎么回事啊?我们不就是采购了几批棉花,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什么英雄模范呢!”

王展发笑道:“你们可不就是模范吗?你们在边疆的表现我都听说了,缇县和兵团领导对你们都赞不绝口,这次长绒棉能够顺利运回,你和仝厂长都功不可没,所以咱们县一致决定,高标准迎接你们归来!”

“商业局、农业局的人来就算了,怎么公安局的同志也来了?”校嘉华看到好几个脸熟的公安同志。

王展发解释:“兵团领导亲自打来电话,说这次采购的棉花太多,请公安同志协助搬运。不仅公安,就连民兵也来了,都在外面呢。”

校嘉华感慨:“还是领导们想的周到呀。”

“还有更周到的呢。”

王展发说着,不知从谁手上接过一段红绸大花,双手一举,就挂在了校嘉华的脖子上。

只能说防不胜防X2。

王展发大笑:“你和仝同志都有,这是你们应得的荣誉和奖励!”

红花绿衣,格外喜庆,看起来确实非常的“劳模”。

这时候又有其他部门的领导过来握手,校嘉华也不好意思摘下来。

公安和民兵已经开始搬运棉花,校嘉华只好戴着它,离开月台,一直走出火车站。

.

没想到火车站门口,比月台更热闹。

供销社公司的员工,以及国棉厂的工人都来了不少,刘镇长,还有校嘉华的父亲校老栓,大哥校国伟都来了。

忠心耿耿的丁助理,甚至为她打出了“校经理,你最棒”的横幅,校嘉华一度怀疑,她该不会是哪家大粉穿过来的吧。

当然最令人意外的,还是人群里的两个小家伙。

校大宝和小石头看见老母亲的身影,一下子就跳出校老栓和校国伟的怀抱,激动地向她扑去。

“娘,你可算是回家了!”

“娘,我天天想你,我还以为你又骗我哩!”

俩小孩眼看又要哭,校嘉华连忙亲亲他们脸蛋,“大宝、石头乖,我说今天会回来,就一定会回来,不会骗你们的!”

小石头在校嘉华胸前的大红花上蹭了蹭眼泪,这才抬起头,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