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4、初吻(1 / 4)

做为一名经常乘坐私人飞机、天南海北都去过的差旅达人, 校嘉华还是头一回坐绿皮火车。

当然,不到半天,沿途的新鲜感耗尽,就只剩下枯燥和疲惫了。

供销社公司虽然体贴地买了卧铺票, 车厢内相对宽敞一些, 但火车里没有空调, 隔音效果也不好。夜间车轮轰鸣,交织着隔壁床的小儿啼哭, 怎一个销魂了得。

这个时候,就凸显了和仝其芳一起出差的好处。

这位风风火火的女厂长,早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在北京上海等地都做过事迹报告, 也算走南闯北,她对校嘉华这个职场“小白”格外照顾。

采购棉花要付定金, 仝其芳从厂里提了不少钱,一路都很警惕。她帮隔壁旅客哄睡了闹腾的小朋友, 还为校嘉华贴心准备了棉耳塞, “笑笑妹子,困了吧, 你先睡。”

校嘉华眼皮子已经打架,便没再逞强:“仝姐, 辛苦您了,后半夜您叫我。”

“不用, 我本来就觉少, 不困。”有了更好的边疆棉,以后国棉厂的效益就不愁了,仝其芳越想越激动, 反而睡不着。

火车越往西,下车的人越多,留下的人越少,走到嘉峪关,已经是次日傍晚。

下了火车,脚一落地,校嘉华立即来了精神。因为,今天是她和白恪言约定见面的日子。

打听了几个当地人,校嘉华和仝其芳很快找到了招待所。她们一报上姓名,就收获了周围人的注目礼。

“天哪,你们就是从太丰县来的仝厂长和校经理?”

前台负责登记的女同志,语气突然变得很激动。

校嘉华和仝其芳面面相觑,问登记员:“你知道我们……?”

“嗯嗯,领导都通知过了!您叫我小周就行。”

小周同志拿出印着长城的软皮笔记本,郑重捧到仝其芳和校嘉华面前,“偶像,您给我签个名吧!”

出差二人组:“…………”

“仝厂长,十年前,我就在《先锋日报》上看过您的获奖事迹,当时大受鼓舞。”小周对仝其芳说。

她又看向校嘉华,“还有校经理,今天见了您,我才知道,原来女人真的也可以当经理!”

喜提迷妹一枚的校经理:“……所以,可以先带我们入住房间吗?”

这一动静,几乎把整个招待所的工作人员都引来了。

房间里,大家纷纷围着两位劳模,听她们讲那奋斗的事情。

就连厨房大师傅,也换了身衣服,慕名来听报告会。

校嘉华再次庆幸,自己当初拒绝上《先锋日报》是多么明智,因为,此时此刻,大家的热情值,主要集中在官方认证的劳模仝厂长身上。

仝其芳只好忆苦思甜,把自己当初荣获三八红旗手的报告,再从脑海里翻出来,一一讲给这帮小粉丝。

“那时候啊,自然灾害刚开始,生活条件可比现在艰苦多了……”

校嘉华也听得津津有味。

天色不知不觉暗下来,收尾的时候,仝其芳终于有空喝了杯水,随口问道:“现在几点了?”

“晚上八点,还早。”一个小伙子脱口回答。

“什么?已经八点了!”校嘉华这才想起来,她和白恪言原本约定六点见面,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小时。

没有手机、微信的年代,通讯基本靠吼,约会基本靠猜,校嘉华也忍不住找借口——

都这个时候了,白恪言等不到人,应该已经回去了吧。更何况,基地纪律严明,他今晚能不能出来,本身就是个未知数。

旅途一天,校嘉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天黑成这样……突然不是很想见了。

仝其芳笑她:“你这军嫂当的,怎么能让解放军同志等?快看看有没有车,我陪你过去。”

校嘉华急忙摆手:“不用不用,仝姐您也劳累了一天,我自己去就行。”

众人立即道:“有车的。张厨师的家就住在镇上,他每天早晚都要开着三轮车采购食材,他可以送你过去。”

憨厚的张师傅连忙站起身,“校同志,我去取钥匙,咱们现在就出发。”

好吧,劳动人民过于热情,校嘉华想赖也赖不掉了。

.

夜路虽然颠簸,也还算顺利,一个小时后,张师傅就把校嘉华送到了乡镇招待所。

门口,校嘉华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掏出介绍涵,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同志你好,我来找我丈夫。”

值班的大叔穿着制服,看上去很严谨,见她一个女人独自出门,公事公办地问:“你叫什么名字,请出示结婚证,我才能帮你查登记表。”

校嘉华没想到,这年头夫妻俩在外“开房”,还要结婚证。她出差办公,哪会随身携带这个。

考验夫妻默契的时候到了,总不能站在大院冲楼上喊人吧,校嘉华有点后悔,不该这么仓促约白恪言出来。

张师傅已经离开,她回不了嘉峪关,又找不到人,只能自己先开一间房住下,至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