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7、难点(1 / 2)

第一篇以求贤为主题的八股文写完, 文靖安不做停歇,把盖住题目的草稿纸往左拉(不是往下拉,试题是竖版印刷, 顺序从右往左),第二道题目便一览无余了。

王曰:“呜呼!嗣孙, 今往何监, 非德?于民之中, 尚明听之哉!哲人惟刑,无疆之辞,属于五极,咸中有庆。受王嘉师,监于兹祥刑。”

这道题也是大题,一字不改,直接引用《尚书》中的原文原段。

文靖安习惯性将它译成便于理解的白话文。

王说:“啊!子孙们, 从今以后, (治理百姓)监察什么呢?难道不是行德吗?对于老百姓案情的判决, 要明察!治理老百姓要运用刑罚, 使百姓之间无数的诉讼合于五刑,让案件都能得到公正适当的处理,这样国家就有福庆。你们接过我的王位,治理我的百姓,可要明察这种‘祥瑞的刑罚’啊!”

如果说第一道题是关于“求贤”的话, 那第二道题无疑就是关于“刑罚”了, 且还涉及到了道德方面。想完全理解这道题目, 要回归到原文中进行上下文联系。

题目出自《尚书·周书·吕刑》,记述的是周穆王下令命吕侯制定刑法时所说的话。

题干中的五刑不是确定的刑罚数目,而是指劓、刖、椓、黥等刑罚。

大意是周穆王跟他的诸侯、大臣以及他的子孙们详细讲述刑罚的由来、使用等等内容, 告诫他的诸侯王、大臣、子孙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把“五刑”变成“祥刑”,也就是让刑法成为积极的统治工具。

除了刑法之外,周穆王最后还提到了“德”这个字,这里边就涉及到了古代的经典命题——德治还是法治?

根据儒家理论那一套必然是德治大于法治的,大盛朝俨然也不能脱离这个圣人之道,关键在于,文靖安怎么觉得这道题目如此熟悉?

他以前是不是做过类似的题目?

的确是做过。

当年他从杏陌村私塾到青莲书院入学时,李碧存曾经拿当年县试的题目考他,其中那道四书文就涉及德治和法治问题,题目只有“道之以德”四个字,主要是说用道德要求治理百姓比用刑罚(政令)来治理百姓要好,然后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说:“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当然,现在摆在文靖安面前的这道题目可比当年那道县试的四书文难多了,这也正是这道题目的难点所在。

这道题已经不能单纯论述“德治为主,法治为辅”这个论点了,而是要在这个论点的基础上着重说明如何用法治治理国家,这已经上升到如何治国理政的理论高度,不可谓不难。

不过既然已经厘清了题目,自己又答过相似的题目,上一世文靖安或许束手无策,这一世的文靖安却是对答如流,横竖不会辜负他□□年的苦读。

有了这番理解和把握,组织好历代贤君名臣对待刑法的态度和方法,这篇八股写起来不说行云流水,至少也没滞塞,只是多花了些时间,写完这一篇之后,他将答卷展开晾干墨水,正欲喝水休息,听得明远楼那边敲响了末时(13:00)钟声。

这就说写完两篇文章都已经过去了7个小时,虽说这一场考试也是明天早晨六时“开始结束”,可以一直拖到傍晚六时才正式结束交卷,但想到后面还有三道更难的题目,文靖安也是不敢耽搁,早写完早好。

也不知是偶然还是乡试考场便有这么一条规矩。

第二场五道五经文,考官分别是从《诗》、《书》、《易》、《礼》、《春秋》里面出的题目,比如文靖安遇到的第一题出自《诗经》,第二题出自《尚书》,那么依次类推,第三、第四……

还真是出自《易经》和《礼记》!

其中《易经》考的是:“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礼记》考的是:“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前一道的主题可以总结为“宽恕”,后一道主题较为明显,考的是“孝道”。

宽恕就是君子要心胸广阔,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比如廉颇蔺相如之间的那一出《将相和》就是典型;孝道就更好写了,卧冰求鲤、黄香温席……一共有二十四孝,不愁没材料。当然最后一定要归结为当今圣上就很孝,是以孝治国的典范,搞得我平时有事没事就想孝一孝,这都是圣上带的头,圣上是我君父,我要以孝道侍奉君父。

文靖安一道题一道题看下来,有点像是开盲盒,开出一道自己能理解的题目就当是中奖,不过不到最后一题正式揭晓,心里那块石头始终不能落地。

但这块石头今天肯定是不能落地了,他写完第三道题时已经到了晚饭时间,贡院照旧发馒头咸菜他照旧没要,也没心情去观察考场众生相了,匆匆吃完文妙安给他准备的吃食,用净水洗了手顺便洗把脸让自己提足精神,接着开始写第四道题。

不得不说,第二场的题量比第一场大太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