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晚有了灯光的日子里, 生产队社员们的劳动热情更高了。
对于许多没见过奢华富裕生活的人来说,他们的愿望不是豪车别墅,而是更接地气的‘明天比昨天更好’。
对于吃不饱的人来说, 能吃饱就是幸福的, 哪怕吃的是窝窝头。
对于从没用过电灯的人来说,不需要霓虹闪烁, 只要有灯泡就是全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了。
第七生产队的社员们感受到了生活给‘勤劳’‘努力’送来的馈赠, 无需大队长做什么劳动动员,就已经自动自发地更勤快、更奋进了。
后来第七生产队的两批共15名知青们来时本来还很担惊受怕,都说边疆苦,都说距离场部越远日子就越不便捷。
他们长途跋涉来到第七生产队,本以为要开始过食不果腹、每天哭天抢地的生活, 却不想竟都住上了土坯房,分到了小鸡小鸭,赚到自己劳动换取的工资,过上了有奔头的生活。
现在连电灯都用上了!
留在驻地的知青们,每天上工下工总能看到林雪君他们住的知青小院,鲜花环绕, 干净漂亮,那里俨然已成了大家奋斗的目标——等再干上一两年, 他们也能将自己新分到的土坯房装点成‘知青小院’那样。
人一旦有了希望, 也就有了动力, 变得勤劳且不畏艰难了。
在采药队伍刚回驻地的这天晚上,赵得胜家里传出得胜大叔傻乎乎的尖叫:“啊啊啊啊!这就是电灯啊!我只在场部看到过!哇哇哇——哎呦我艹, 这灯泡咋这么烫手呢!”
连王老汉的山腰小屋里都点了灯,王老汉围着灯泡欣赏了好一会儿,眼睛都晃花了, 一边揉着泛酸的眼睛,一边忍不住感叹:“唉,这灯泡有点招虫子啊。”
第二天早晨,赵得胜听说了林同志家里还有一台全生产队唯一的电话机,更是带着自家娃娃跑过来参观。
围着电话机又是摸又是把玩的,爱不释手的样子更甚后世人收到苹果最新款手机。
林雪君坐在圆桌边看着得胜叔和他家娃在那儿表演接电话,开心得嘎嘎直笑,忍不住祈愿:
希望第七生产队家家户户住土坯房、通电话的日子提前到来!
……
因为知青瓦屋里孟天霞几乎一直开着拖拉机在路上,衣秀玉和林雪君也常常要出门采药或劳作,家里不可能一直有人守着接电话,于是在跟大队长、妇女主任等商量过后,林雪君又自掏腰包请包小丽去场部采购的时候买了架新电话机。
分线被拉到吴老师的教室里,成为第七生产队的主机——因为整个生产队没有人脱产坐办公室办公,生产队驻地里也没有‘办公室’的存在,只有吴老师家作为教室基本上常年有人,便由她和新增的知青女老师兼任了接线员的工作。
从森林回到大队的几天里,林雪君跟知青们聚餐聊出行遇到的趣事;到大队长家跟萨仁阿妈团聚,吃萨仁阿妈新做的醇香奶豆腐;同霞姐等人欢聚了一起摘榛子坚果外的茎皮,一起剥松子……
几天下来享受了好几拨的热情欢迎,闲下来时才回神,自己在这个小小的草原驻地里,已经结交了这么多亲朋好友。
回驻地的第四天,孟天霞和刘金柱的车队终于从场部回来了。
第一生产队种的玉米和高粱收割了,第七生产队也分到了两大车高粱杆、玉米杆。穿过驻地碎石路的拖拉机上,绑得结结实实的草垛几乎有十米高,亏了孟天霞和刘金柱的开车技术够好,没让这摇摇晃晃的草垛倒在路上。
卸货后,孟天霞跺了跺开车踩油门离合器刹车踩得发麻的双脚,对大队长道:
“我们歇一天明天还要继续去场部,第一生产队还有许多高粱杆啥的呢。
“他们那边日照足,东西熟的比咱们生产队早,上个星期就把种的粮食菜都收了。现在地里都是豆角秧子、土豆秧子啥的,高粱杆也还有不少呢。
“他们第一生产队种的多,自己要规整了喂牛羊也忙不过来,牛羊更不可能一冬天就吃这些秧子杆子,肯定还要往其他生产队送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生产队运力不够,如果不赶快拉回来晾晒好了,那些秧子啥的来不及收拢,都得烂在地里。
“我们和刘金柱明天回去场部继续去第一生产队地里割秧子,能拉回来多少就拉多少。”
“够奔波的,辛苦你们两位拖拉机手了,明年咱们争取再买两辆拖拉机。”大队长算计过今年的收成。
等再过半个月一个月的时候,他们的牛羊就要出栏了,今年牲畜损耗少,能赚不少钱。
到10月份前把山上的地收了,能填补大食堂大半的需求,今年去场部买的蔬菜少,可以省许多钱。
明年说不定不仅能买两辆拖拉机,还能买更多其他工具。回头再多买点青瓦之类的,给大家把驻地里的土坯房啥的都修整修整,别一到夏天就挨屋的漏水。
秸秆、高粱杆、玉米杆等被生产队的壮汉们搬到储草的半露天仓库,抹一把汗,抬头看过夏天打草后晾晒在这里的干草和这些新拉来的谷物杆子,小山一样的工整堆着,真令人赏心悦目。
这么多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