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112、第 11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2、第 112 章(1 / 4)

魏经纶先生作为《十字街心》的主编, 没有明着跟同事们讨论启明学校的创办者,他怕让心怯者更心怯,彻底不敢发这篇文章了。

睢县启明学校的创始者们, 在五六年以前, 也是教育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比如文中提到的梁士茵校长,虽然他只在一个边鄙小县办学,而且为了一点教育经费,焦头烂额弄得如此狼狈。但此人确实是大有来历的。

他是最早的留美教育博士, 学成归国后各大高校争相抢聘, 他在南北高校都做过行政职务。

后来,他离开高等教育领域, 专心做小学初中的基础教育。

他在楚州的小学、初中,做了十年的教育改革,普及了很多新式教学理念, 创设了不少新式教学方法。

但他的言行太过离经叛道, 违背了遗老遗少的处世观, 因此得罪楚州当地的保守固守势力。

最后,梁士茵连省主席也得罪——那位现在还是楚州的省主市呢。

最后在楚州实在无以立足,不得不主动挂冠归乡。

但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在楚州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比如他提出“人格教育”“新公民育成”, 现在楚州的教育界,不少还推行他这套理念。

虽然他躲到乡下五六年,他过往的上级、同事、学生,绝不会这么快忘记他的。

还有文中的教务长和庶务长, 虽然名声不及梁士茵响亮,却也不完全是无名小卒。

那位卢纯庵教务长,是旧京女子师范的创立者之一。

后来旧京局势动荡, 他被警察厅通缉,就跑到南边在梁士茵身边,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魏先生在公事房加班,脑子里转着不少念头。

忽然有人不敲门就进来——是教育专栏的主笔人边庭,他是强烈赞成《我启明的先生们》全发的。

这连庭先生一脑子官司,似在疾速地回想什么,他思考时无意识地转手指:

“云之亦先生的梁校长,梁士茵,是不是在国立平京大学,做过英文教授的梁士茵?”

魏先生点一点头,颇是平淡地说:“是啊,你莫非不知道?”

这边先生当即表情错乱,拍着腿哎呀呀地乱叫,过一会儿找回语言才痛悔地说:

“没想到竟是我的老师,我听过他三节语法课啊?他何时跑到禹州的荒僻县城去……”

这位以弟子自居的边先生,想到梁先生在医院僵卧,他创办的启明学校也风雨飘摇,简直懊丧急躁得不行。

他嘴里连连念叨着:“太不像话,太不像话,这小小的睢县一地,到底有什么地头蛇,把我梁先生逼害至此?!”

他焦灼地来回踱步,忽然灵光一现,握着手兴奋说道:

“我去找澜社的武庆良先生,他跟应天政府的教育部长是契友——”

说着边庭先生一溜烟儿,蹿出了魏主编的公事房。

魏主编多少有些疑虑,这事万一闹得太太,到时候不好收场就坏了。

————————————————————————————

珍卿写的《我启明的先生们》,她本来想向各报刊广泛撒网,短时间内引起大反响的。

结果魏经纶先生,一见之下心喜异常。

他许给珍卿千字二十的稿费,还说给她百分之二的版税——就是一个要求,文章必须在《十字街心》独家发表。

《十字街心的》一期内容,体量一共五十页左右。

她这不到五千字的短文章,能拿到百分之二的版税,当然是一件大好事。

反正《十字街心》这一期,马上就要出来了,珍卿也就应了下来。

她打算这一回赚的钱,全都捐给启明学校,还打算从私房钱里拿出三百块,先送给梁士茵先生治病。

后来想想三百太少,还是拿了五百块钱。

她有时候做好人好事,其实还挺纠结的。

毕竟人生在世要顾及到个人的生存,也不可全抛一片心啊。

珍卿通过邮局往禹州省城,寄了一张五百块的汇票,收票人就是禹州省城的三表叔,梁校长在省城医院治病,她写信说明原委请三表叔转交。

之后看看文章反响如何,看能不能多弄点捐款。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期《十字街心》一出,立刻发生现象级的传播。

先是师生群体狂热抢购,而市民们也跑来蜂拥抢购。

没过三四天,禹州小县的启明学校,就在千里外的海宁彻底出名。

海宁的许多报刊,转载了《我启明的先生们》。

后续又有许多关于启明学校的专题报道。

宁报副刊辟出一个临时专栏,名为《南国北国种桃李,学风士风启明星》。

这专栏先转载珍卿的文章,后连篇累牍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