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那年1981> 81 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 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2 / 3)

那样的话,他们一辈子就毁了。

因为那样一来会让他们从小就以为,这个世界很简单,生活很容易。

人生注定要选一条道路走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之地,但是通往理想之地的路有千万条,记得要选最难走的那一条。

过了不多日子,付出总有回报的时刻来了。

厂里发工资了。

孙延成承包大件车间,一个月到底能剩下多少钱,只有郑会计和几个领导,以及他自己知道。

但是很明显大件车间的工人都喜笑颜开,因为这个月的工资比以前翻了一倍,有的还翻了一倍多,最懒的那位都发到了将近四十块钱。

当然最让人羡慕的是配料工梁进仓,一个月的工资,发了二百四十多快,将近二百五。

全厂沸腾。

他一个月的工资,是其他学徒工一年的工资数。

把其他工人简直给羡慕死了。

厂长苏致祥不失时机地给每个车间下发了一张明白纸。

就是一个问卷形式,让每个工人回答一下,梁进仓为什么能发这么多工资?

他这是准备在厂里树立典型,用榜样精神去引导工人的工作热情。

对于这位理想主义者的机关干部来说,思想工作可是他的强项。

只不过,技止此耳。

还是带有浓浓的书呆子气。

所谓目标过于高远,就是没有目标。

树立配料工这样一个典型,其实是可望不可即的一个典型。

整个木器厂有几个人能做配料工?

即使让你承包配料,谁能像一个工科学霸那样对木料做出精准计算,然后做到物尽其用?

二百多块钱的月工资确实人人羡慕,只是,我的气质你模仿不来。

要是让一般工人去承包配料的话,可能一个月赔进去二百也不止。

梁进仓对于苏厂长这个树立典型的创意,表示了由衷的叹服。

然后,又稍微提出一点意见,建议厂长再发散一下思想。

比方说,细化、具体化奖惩制度。

每个车间在计件工资的基础上,每个月都要评选出劳动能手,一二三名,分别对应不同的现金奖励。

还有季度能手,半年奖,年度生产能手。

定期举行技术大赛。

不管是技术革新,还是富有成效的开源节流的建议,都根据贡献程度,按照一定比例,重奖。

遵章守纪奖,敬业楷模,全勤奖……等等等等。

苏厂长让小梁这些琳琅满目的创意给完全震惊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担心这些奖励真要兑现了,厂子连成本都要变成奖金发下去。

可是跟郑会计她们仔细计算过后,惊讶地发现,这些奖项看起来会让厂子大量破费,但是由此带来的效益,却会更加惊人。

一句话,奖给工人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真正拿大头的还是厂子。

于是大力推行。

眼看就要过年了嘛,苏厂长还承诺,到年底要评选三名效益明星。

除了现金奖励,还要奖励自行车,缝纫机等实物,其他各种年货翻倍。

全厂的工作热情再次被引爆。

像小梁那样承包配料大家模仿不来,但是立足本职工作,力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提高产量,这是完全能做到的。

反正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而且干得越多,有可能进入前几名的话,还有现金奖励。

都是真金白银,这钱简直挣疯了啊。

于是在“向小梁同志学习”的口号中,几乎所有人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

仅仅有寥寥几个人一点也提不起工作热情。

比方说吴光荣副厂长。

厂子搞得越好,他心情越糟糕。

另外在工人当中,女工黄秋艳不但没有投入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反而一点劳动热情都提不起来。

厂里越热烈,工人们劲头越足,她越是不舒服。

甚至每天都有一种如坠冰窟的感觉。

因为前未婚夫把鞋垫又还给了她,并且明确跟她说,自己有对象了。

黄秋艳当时就恼了,愤怒地质问梁进仓:“那你为什么还收下鞋垫子?”

梁进仓一愣,自己没欠她什么吧?

怎么感觉好像自己把人睡了,始乱终弃似的。

当时她手速太快,一下子塞给自己就跑了,根本没反应过来。

而且看明白是鞋垫以后,本来准备还给你的,碰巧郑会计的父亲出车祸,就给耽误了两天而已。

梁进仓也是这样给她解释的。

但是黄秋艳根本就不采纳。

她受不了打击啊。

送下鞋垫子,她都甜蜜好几天了。

而且未婚夫在厂里越是风光,她越是甜蜜。

这好几天都躲着未婚夫了。

怕见了会心动过速。

没想到这突然的又来退还鞋垫,这就像一下子高空坠落一样,她无法承受。

她也没别的可以指责,就是抓住一个关键点,你既然早有对象了,为什么还要收下鞋垫子?

梁进仓再三解释解释不通,逼急了,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