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那年1981> 303 必须要帮鹅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03 必须要帮鹅拧(1 / 3)

梁家河作为一个两千多口人的大村子,趁两台彩电是很合理,也很合逻辑的。

不符合逻辑的是刘媒婆说鹅拧是村里首富,为什么首富没有彩电?

照此推断的话,鹅拧的富裕在村里的最好成绩也就是第三名。

甚至还会更靠后。

所以问题来了,媒婆的话水分太大,进而让女方猜想,鹅拧到底有没有钱也成了未知数。

也就是说,女方除了一开始要的那些条件,什么三转一响一类,另外还要求鹅拧买彩电。

这样才能证明你真正有财力嘛。

一开始刘媒婆还巧舌如簧地给人解释:

“他钱是有的是钱,可是光有钱没有票,你也不来电视啊不是!

他家这台电视还是好不容易跟人订做的,别人订做都排不上号呐!

俺村里那两台彩电其实都是一个人买的,可是人家有后门啊。

大仓他小姑是县城的,听说他小姑父是干部,人家什么东西买不到啊!”

可是老姑娘的姑姑不依不饶,认为鹅拧走不通关系搞不到电视票,是能力不行的表现。

光有钱,没有能力,这门亲事她表示不看好。

反正要想女方所有的话事人都通过,鹅拧必须要买彩电。

以此来证明他既有财力,又有能力。

刘媒婆没办法,只好商量鹅拧,让他买彩电。

鹅拧试着跟老姑娘沟通了一下,据说以失败告终。

反正,最后这门亲事崩了。

村里人也都知道了,鹅拧就是因为买不上彩电,人家闺女不跟他。

大仓当然也听说这事了,觉得这里边好像也有自己的责任,感觉有点内疚。

眼看着年除夕一天比一天近了,这天晚饭之后,鹅拧又来了。

每年如此,到年底送点东西过来。

今年跟去年一样,给大仓家每一个人都带来新衣服。

根据每个人的穿着特色,精心选择款式,然后每个款式都带了好几个码的,拿过来穿穿看哪一个码合适。

要知道,别看现在日子比以前好了,仅仅指的是能吃饱了,能穿暖了,手里有点余粮了。

要想吃好的穿好的,有好多钱的日子,还早呢。

就说过年穿新衣服这事吧,并不是家家户户的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就今年,依然有好多人家过年做不起新衣服。

最多就是给吵要得厉害的孩子做个新褂子,就算过年了。

至于一大家子人,全家老老少少都做一身新衣服的人家,在村里占比并不大。

大仓家老老少少七口人,鹅拧给他们家每一个人都送一身新衣服,真算得上绝大手笔。

当然,除了鹅拧知恩图报以外,还能看得出,鹅拧这几年确实挣着钱了。

送出这些衣服对他来说一点都不为难。

这好几年鹅拧都送习惯了,一开始大仓娘都是一再推让,现在也不再矫情。

反正大仓早有准备,还会给他回礼的。

也亏不着他。

看鹅拧送来衣服,全家人就欣喜地试穿,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穿着合适的新衣服。

都试好了以后,鹅拧把其他穿着不合适的又包起来,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带走。

大仓早已经泡好茶,引导着他到自家客厅来喝茶。

半年的功夫,大仓家焕然一新,完全变了样儿。

大仓家里这么多房子,走到哪里都温暖如春,而且据大仓介绍,家里二十四小时全天这个温度。

小锅炉是自动的,只要别忘了隔上一两天把煤箱装满,把灰斗里的炉灰倒掉就行。

不仅仅是屋里二十四小时恒温,而且水龙头往这边一扭出凉水,那边一扭出热水。

这让鹅拧惊讶极了。

也羡慕极了。

因为大仓家这种条件,是农村人想都无法想象的。

农村人见过条件最好的,就是以前想肥田村长家那样的,到了冬天家里生一个煤炉。

肥田家肯定是十分豪华的,煤炉生在厨房里,白铁烟囱管子穿过东间卧房,到了当做客厅的堂屋,还弄了个白铁暖包,然后白铁管子才穿到烟囱里。

这样,肥田家里的客厅里和东间卧房都很暖和。

只不过所谓的暖和,也是生着炉子的时候暖和。

一大早起来,炉子在下半夜早息了,屋里依然如冰窖一样寒冷。

饶是如此,这已经是村里最享福,最豪华的了。

其他人家,即使盖了新房子的,往往也烧不起煤炉,到了冬天屋里的热源就是灶上做饭。

把炕烧热了,屋里就不是那么冷。

至于其他还没盖新房子的人家,家里则是更冷。

因为现在的新房子,都是锃明瓦亮的玻璃窗,到了冬天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

而老房子,到了冬天最多就是在卧房门口挂上门帘遮挡寒风。

而堂屋,在大白天就只能开着门任由寒风吹进来。

只有到了夜晚才把堂屋的屋门关闭上来。

因为老房子的门都是“全实木”的,大白天闭上门来,屋里全黑了。

所以哪怕冬天再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