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那年1981> 117 你的样子好狰狞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7 你的样子好狰狞啊(2 / 3)

这中间当然就有换购存在。

从二月开始,俩光棍的糖葫芦也开始换购了。

正月已经过完了,不但孩子手里的那点压岁钱彻底花光,就是大人手里,因为过年的超常消费,手里也没钱了。

好在大包干以后,老农民渐渐有了余粮,手里拿不出钱来,但是能拿得出粮食。

因为糖葫芦可以用粮食换到,这就让那些手里拿不出钱来的农民,依然可以吃到糖葫芦。

从而不会拉低糖葫芦的销量。

两个老光棍,早就成了村里的一景。

从大年初二开始,在村民们跌落一地的眼珠子当中,俩光棍每天一大早沉重的草把子扛出去,到下午纯光棍扛着变成纯光棍的草把子回来。

附加见牙不见眼的一脸傻笑,乡亲们陷入了沉思。

然后出了正月,俩光棍推着一辆空车子出去,车子上插着满满的糖葫芦的草把子。

到下午,俩光棍推着粮食回来,满满的草把子又变成纯光棍。

天天如此。

老农民的春耕还没开始,秋收更是一个未知数的时候,人家老光棍每天都大丰收。

着实让村里人感慨万千,这可真是土地爷也有个二月二,让人羡慕得很啊。

大家都知道,俩光棍发了。

对于这个换购,农村人称之为“双跺脚”。

他卖出去的吃食赚一份,收回来的粮食还赚一份,比纯粹金钱交易可以说双倍赚钱。

甚至三倍赚钱。

例如一块钱的东西,用钱买的话那就是明码标价一块钱。

但是换的话,比方用玉米,玉米三毛钱一斤,商家肯定不会要三斤三两,一般情况下就需要四斤。

对于买方来说,能用粮食换到商品已经很好了,再说三斤五斤的粮食就是半瓢而已,也不会很计较。

于是,四斤粮食,价值就是一块二,也就是说,一块钱的东西,因为换购,卖成了一块二。

两头赚钱,这就是双跺脚。

不但赚钱双跺脚,还能增加销量,那就越发的赚钱啦。

第二个让俩光棍的销量没有下滑的原因,梁进仓认为,是今年春深的原因。

俗话说“三月里清明没有花,二月里清明老了花”。

这话乍一听貌似不合逻辑。

其实逻辑就在于立春的早晚。

但凡立春早,年前就立春,那么过完年的春天就浅,到二月里清明的时候,就已经春意盎然,花红柳绿,比较暖和了。

要是年后立春,会有很长时间的春寒,一直到三月里清明,气温还是很低,这就是春深,大部分植物还没开花。

春深,天冷,开冻晚,春耕也就跟着延后,开始得也晚。

老农民在春耕开始之前,还是相对清闲的,也就有闲心买支糖葫芦吃吃。

这是梁进仓给俩光棍的糖葫芦销量没下滑找的原因。

也就是想想而已,没有很在意,更不会往其他方面想。

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每天还是四点多钟就起,去厂里提前给各车间配料。

或者跟良哥出车。

时不时还要去郑会计办公室找点资料,算算账一类。

这天在她那里翻账本的时候,偶然抬头,看到她正盯着自己看。

还若有所思的模样。

四目相对,郑会计两颊不禁闪过一抹红晕。

都是少男少女,梁进仓看她那若有所思的眼神,心里也是一漾。

为了掩饰尴尬,故作大方地问她:“你看什么,我脸上是不是有什么东西?”

郑淑叶笑道:“脸上倒是没有什么东西,我就是在端详你。”

“好哇,”梁进仓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盯住她,“随便端详,我也端详端详你。”

郑淑叶被盯得脸上又闪过红晕,抓起一摞信纸挡住脸:“少没正经啊!”

“你这是属煎饼鏊子的,一面啊,”梁进仓叫道,“你可以端详我,我就不可以端详你了?”

信纸后面的声音说道:“我端详你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你说世界上真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怎么了,你在哪里又看到一个我?”梁进仓笑道,“抬起头来说话,恕你无罪。”

郑淑叶放下信纸,盯着梁进仓认真地说:

“那天我跟我妈去俺姨家,俺姨中午要包饺子,他们村有集,我们一起去赶集。

在集上我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孩子,乍一看吓我一跳。

当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想,小梁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小了?

我还过去买了三串糖葫芦呢,跟那个小孩说了几句话,问他是哪村的,他说是梁家河——”

“哎,打住!”梁进仓脑袋嗡一下子,急忙打断她,“哪村?”

“梁家河啊,就是你们村。”

“我们村有卖糖葫芦的孩子?”

“你问我啊,我问谁去!”

“你说那孩子长得跟我一模一样?”

“不但长得像,说话的声儿还有些相似呢,只不过还是个孩子腔。”

“他有多大?”

“嗯——”郑淑叶回忆着,“有十二三岁?是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