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光复山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光复山西(1 / 2)

随着日军的逃离,马铮所部顺利接管了太原城以及周边的县区。

部队入城之后,马铮立即命令部队接管日伪军遗留的资产。

由于筱冢义男为了迷惑马铮所部,所以在部队撤离前并没有大肆的损毁城里的建筑以及军事设施,毕竟他们一旦这样干了,马铮一定能猜出他们准备逃了。

所以,太原城里的大部分设施都很完善。

因此,马铮所部这次入城,一下子就接手了大量的资产。

当然了,筱冢义男为了避免留下的物资资敌,因此专门留下一支部队准备将兵工厂、军火库以及一些特别重要的设施都炸了。

但是很可惜,这支只有一个中队的小鬼子刚刚把军火库炸掉,就惊动了马铮所部潜伏在太原城的情报部门。

当即部门负责人立即派出专门用以锄奸的特别行动队,阻击这支日军小部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血战,最终在对方爆破兵工厂之前将其歼灭了。

几乎完整的接手了太原的城防之后,马铮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虽然现在山西各地还有一些零散的日伪驻军,但是主力已经被打跑了,只要肃清以下残敌,山西就算是被彻底的收回来了。

那么眼下整个华北地区还被日军占领的省区就只剩下河北、山东以及平津地区,最多再算上河南北部以及江苏北部。

相比于巅峰时期,华北方面军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地盘。

除此之外,部队在太原城的收获也令人非常的满意。

先不说缴获了多少武器装备,单单接收的日为资产就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最令马铮激动地是,他们几乎完整的接手了日军掌控的太原兵工厂。

太原兵工厂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兵工厂之一,与沈阳兵工厂以及汉阳兵工厂合称为中国三大兵工厂。

战争年代,兵工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仅是一种能制造武器、弹药、装备,同时可进行修理的工厂,是更是抵御外敌的基石和保证。

对于大小军阀而言,实力是权力的决定性因素,而决定实力的一是地盘,二是人,三是武器,占据了这三样不说天下无敌吧,那也算的上是实力强劲。

要说实力,旧中国时的军阀哪个都不差,要地盘有地盘,要人有人,要武器有武器,但能像张作霖和张汉卿父子曾占据大半个中国以及阎锡山盘踞山西38年这样的却很少,究其原因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兵工厂。

因为有大规模的兵工厂,所以张作霖父子以及阎锡山的武器装备完全是自给自足,而其他军阀的武器装备却要受制于人。

太原兵工厂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建立的山西机器局,1898年受洋务运动的影响山西巡抚胡聘之报请清政府批准在太原成立了山西机器局,当时的山西机器局只能简单修理大刀、长矛以及来复枪,并不能生产枪支、大炮以及弹药。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阎锡山成为山西大都督,大权独揽,山西机器局自然落到了他的手中。

当时作为地方大员的阎锡山在参加一次会议时观看了汉阳兵工厂制造的枪炮试射后,想到日后要想牢牢掌控山西就必须要扩充自己实力,扩充实力的有人有枪,人好说关键这枪从何而来。

虽然自己手中有山西机器局,但根本无法像汉阳兵工厂那样制造枪炮,所以阎锡山就有了扩建山西机器局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的想法。

因为山西机器局的存在害怕引起袁世凯的注意,阎锡山将山西机器局改为了山西陆军修械所,表面上是山西陆军修械所背地里却积极引进国外兵工厂先进管理经验和机械设备,同时大量聘用国外技术人才,山西陆军修械所初具规模。

袁世凯死后没了束缚的阎锡山开始进一步扩建山西陆军修械所,修建厂房,添置机器,招募机械技工,山西陆军修械所开始生产轻武器以及炸药,与此同时阎锡山将山西陆军修械所改为了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太原兵工厂不但可以生产轻武器,还具备了生产重武器的能力。

截止1937年,太原兵工厂和火药厂共有设备3800部,职工1.5万人,其规模堪与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相媲美。

而太原兵工厂的产量也颇为可观,巅峰时期,太原兵工厂月产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迫击炮弹9000发,子弹420万发。

阎锡山依靠这些武器装备,使晋军发展到30万人的兵力,并有余力高价出售武器给李/宗仁、马鸿逵、马步芳等外省军阀。

但好景不长,“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进犯山西,日空军对太原的狂轰滥炸使得兵工厂无法生产。

忻口战役失败后日军开始进攻太原,阎锡山下令将兵工厂中的机器撤到后方去,但随着太原城破,真正撤走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落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尽管日军将从晋绥军手中缴获的这部分机器中的部分精华,运到了东北以及东京为己所用,但大部分还是留在了太晕并从。

再后来随着山西逐渐成为中日两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