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最后的鏖战(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最后的鏖战(十七)(1 / 2)

会议还在继续!

日军入侵广州,这对于蒋委员长而言,绝对是一个惊天噩耗。

“广州能守住吗,余汉谋怎么说?”蒋委员长沉声问道。

戴笠叹了口气说道:“难啊!日军进攻广州的是古庄干郎的第21军,所部下辖三个野战师团,分别是第五师团,第十八师团以及第104师团,辅以第四飞行旅团,总兵力近10万人。”

“而第四战区名义上有五个军以及大批的地方部队,但由于我们已经从第四战区抽调了4个师的精锐北上参加武汉会战,所以余长官手中能调动的部队只有8个师,且还分驻于潮汕、佛山等各个县区,兵力布置极其分散,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戴笠作为国民政府最大的特务头子,他的话一定程度上比各个战区司令长官的汇报更加的真实,既然他说广州守不住,大概率是守不住了。

听到这个结果,会议室的气氛再次沉到了谷底。

说实话,眼下的广州对于中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广州如果丢了的话,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甚至于要比武汉城丢了还要严重。

因外,此时的广州可以说是中国仅有的海上对外通道,其肩负的使命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早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海军驻上海的长谷川清中将之第3舰队,就根据其军令部的命令,封锁了中国连云港以南的黄海、东海、南海,直至广/西省东兴县北仑河口的沿海海区。

与此同时,驻青岛的吉田善吾中将之第2舰队,则封锁了连云港以北直至山海关的海面。

日军的封锁直接致使中国沿海地区的直接对外贸易与交通运输,大部被迫中断。

甚至于为控制福建沿海的厦门,日军第3舰队一部经两天的登陆作战,于1937年10月28日占领了厦门以东的金门岛,直至第二年的5月10日其陆战队攻占厦门为止。

日本海军对中国沿海进行封锁后,对于中国抗战局势的影响是相当致命的,因为这样一来日本人几乎断绝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海上联系,断绝了中国政府的外援。

在此情况下,国民政府花巨资打通了中国对外最重要的交流通道——华南通道。

所谓的华南通道,是指以香港为出海口,经广九—粤汉铁路到武汉的国际运输线路。

1937年8月23日,广九、粤汉两条铁路正式接轨通车,全长约1279公里,途经广东、湖南和湖北三省,成为抗战初期中国最重要的补给线之一。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从国外采购的各类物资及国际援华物资大多是经水路运到香港,通过广九铁路、粤汉铁路运至武汉,再由武汉将物资转运至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

随着中国沿海各重要港口相继落入敌手,香港逐渐成为中国获取国际援助的重要口岸。大量军用物资经由香港进入了华中、华东沿海和西南大部,主要包括炸弹、飞机、飞机零部件、高射炮、野战炮、机枪、安全子弹、雷管、安全导火线、TNT炸药、磷、甘油炸药、无烟火药、鱼雷、探照灯以及防毒面具等。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事工业不是很发达的中国的燃眉之急。

根据当时中国海关资料,1937年大批军火从香港登陆,在物资运输方面,则主要依靠广九铁路。

1938年1月至9月,广九铁路向内地运输了52835吨军火,平均每天运输140吨至400吨。

在日军占领广州前,广九铁路和粤汉铁路两条交通线非常繁忙,行车最密时可达140列,少的时候也有七八十列,甚至于中国有70%的军事战略物资是从香港经广九铁路运到广东的。

当时英国方面也认为,保持香港通道的开放畅通对中国来讲至关重要。

为扼断华南国际运输交通线,日军从1937年10月中旬开始大肆轰炸广九铁路上的交通枢纽及重点路段,如粤汉铁路干线共有大桥135座,先后被破坏了98座;小桥676座,被破坏了171座。

另外,运输线上的多个城市也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仅在1937年的最后两个半月中,日军就先后出动飞机300多架次,投掷炸弹700多枚。

尽管日军空袭造成了巨大损害,但沿线军民和铁路员工冒着生命危险及时抢修,从而奇迹般地保证了这条运输大动脉的正常运行。

日军深知从香港等地向中国进口的物资日渐增多,这不仅增强了中国的抗战力量,更重要的是唯恐这些国家通过大量的军事援助,会逐渐与中国发展成为政治上、军事上之联盟;甚至于某些国家会通过中国牵制住日本,以保持这些国家在中国及远东的利益。

正因为如此,所以日军早就对广州这一战略要地垂涎三尺,虎视眈眈了。

在1937年12月7日,即日军正在向南京进攻的时候,其大本营即已决定进攻广东,并成立了内古庄干郎中将为司令官、秦雅尚少将为参谋长的第5军,以指挥广东作战。

但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大本营突然中止这次作战的命令。其原因是进攻南京的陆、海军部队在南京以西的芜湖地区封锁长江时,击伤了英国的军舰和商船,击沉了美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