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天作不合>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1 / 3)

当初赵荞与贺渊定情后,虽未在外人面前大肆张扬, 却也没刻意瞒着, 所以这事在京中高门间不算秘密。

说起来, 一个是信王府二姑娘,一个是身居高位沣南贺氏七公子, 两家现任家主又都是昭宁帝最信任左膀右臂,在家门出身这件事上,两人算得上门当户对。

但看好他俩人并不多。

赵荞在京中名声那真叫个一言难尽。

不学无术、纨绔泼皮、任性肆意。素日里多与市井平民混作一堆, 言行举止、喜好做派少了点人们想象中宗室姑娘该有矜贵优雅、谦和端丽。

不过她并没当真做过什么天怒人怨出格事,也不会仗家世欺人,待人好恶全凭心性,交朋友不以家门出身论三六九等, 爱憎分明, 颇有几分洒脱江湖气。

而贺渊,那就是“别人家孩子”。

讷言敏行、自律持重、内敛肃正。虽年幼时在战乱中辗转流离而导致许多事都学得比旁人晚, 刚进京时闹出些笨拙笑话,可后来却能做到样样都走在同龄人之前。除了冷淡枯燥些,没什么恶习,也挑不出毛病。

十五六岁揭榜进金云内卫做了小武卒,短短一年便升任小旗, 更在二十岁年纪便接任了金云内卫左统领这样要职。

其中固然有贺氏荫庇缘故,但内卫这种御前心腹之职素来是高门子弟趋之若鹜, 同僚中如他一般家门显赫者不少, 他能迅速脱颖而出也确是本事过人。

总之, 在外间大多数人看来,赵荞与贺渊这俩人,抛开家世门第不谈,那几乎可以说是“别如云泥”。

——他俩不是一路人,配不齐,那就合不来。

这样话,当初赵荞听得可多了。但她只当耳旁风,连冷笑嗤鼻都懒得。

可此时此刻,赵荞不得不承认,是。配不齐啊。

她将额角抵在屏风上,紧紧抿住唇,有泪不断从眼角滚落。

她很清楚,贺渊是对。

若前哨营那两千人当真已被黄维界与邱敏贞联手除掉,却瞒而不报,那就说明他们已有与镐京朝廷撕破脸决心了。

要真是如此,等他们到了松原,只要一着不慎露了破绽,就绝不是靠油滑机灵耍嘴皮子能脱身。

若她非要固执强留,只会拖累贺渊分神顾虑她安危。

“你不要瞎想,”贺渊微喑沉嗓隔着屏风,似近在耳畔,“没有瞧不起你,也绝没有嫌你拖累。我也只是以防万一,提前与你说好。若松原当真有如我预估那种变故,接下来事非你所长,也不是你职责,不该你去涉那样险。明白吗?”

他语气是久违轻柔,小心翼翼,像给炸毛猫儿顺毛一般。

赵荞哽咽出声:“你放心,我都懂。既方才答应了,我就不会反悔。若真有事,我会立刻离开。”

她难过是,自己帮不上忙。

出京之前她就想得很清楚,虽贺渊忘了与她之间过往,或许永远也想不起,或许也没法子再喜欢上她第二次,更可能在此行结束回京后,两人便会渐行渐远,不会有什么“将来”与“以后”。

那都没关系。

就算最终两人无果,至少能拥有一段与他 “并肩同道,携手去做好一件有用事”记忆,也算没辜负彼此曾经那份赤忱倾心情意。

可眼下局势看起来,不拖累,或许已经是她之后能做到最大贡献。

活到人生第十八个年头,她还是初次懊悔于年少轻狂虚掷掉那些光阴。

虽先天不能识字,可若她小时肯吃下习武那份苦,就算成不了什么绝顶高手,遇事至少足以自保。

那她这回就至少还有与贺渊并肩而战机会。

世间没有后悔药,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走过来,怨不着谁。

柳杨不愧是贺渊亲自领上路人,经过短短一夜反躬自省与克制调整,次日便彻底平复了心伤杂念,将所有事按贺渊吩咐一一打点周全。

赵荞也将说书班子人托付给柳杨照应,并吩咐了小少年祁威在半个月后自行带领说书班子启程返京。

之后便只带了阮结香,与贺渊、韩灵一道乘船前往松原郡。

船家是柳杨人,船也只是一条私家小渡船,无旁船客,四人在行船途中便一切方便,抓紧时间商量着抵达松原后各种分工。

“已安排人盯着之前那个船家老大冯老九,以及那几名半路带着行李上船人,惊蛰祭神时会跟着他们一道进松原,他们去见什么人、做什么事,自会被查清楚,这事咱们可以暂时放一放,”贺渊从容道,“我们到松原后,只需打听有无进崔巍山隐秘小径。”

韩灵想了想:“不能直接向当地人打听前哨营动向?”

赵荞白他一眼:“你是有多不想活?若前哨营真出事,黄维界与邱敏贞对相关消息一定极其敏感。若他们得知有人在打听前哨营动向,那我们就半点余地都没了,随时可能被剁了沉江。”

而只是打探小径话,还可以推说是想进崔巍山搞些稀缺药材,就算他们不信,至少也能拖一拖,争取时间找机会全身而退。

“对,只是打听进山小径,即便他们听到风声有所怀疑,也最多先派人盯梢,同时设法打探我们身份,不会二话不说就动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