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章 轮台诏深刻历史意义(1 / 5)

【汉武帝的一生以一则诏书作为结尾。</p>

作为一名被评为‘内多欲’的皇帝,汉武帝用在位的五十年来证明他确实‘多欲’,未掌权时他要掌权,掌权后他要让世界有用土地都插上汉朝旗帜,要让大汉威名远扬,而他也做到了。</p>

目光所及有用之地皆是汉地,遍地汉旗。</p>

穷其一生,他都在与自己的欲望博弈,直到最后一刻,在干掉主和派,布局两年又干掉占据朝廷上风的主战派后..</p>

他终是压制住内政外战接连失利的不甘,经过180度大转弯,战胜了对‘成功’的多欲,放弃了堂堂孝武皇帝的自尊和脸面,以铁血的意志和果决的手腕颁布了一则皇帝阶层中里程碑式的诏书——《轮台诏》。</p>

‘所为狂悖’, 朕之不明’是他的自责;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是他放在台面上的正式转折——由战时转入战略修养阶段。</p>

‘养民是他《轮台诏》中所强调的行动方针,是真正的大活儿。</p>

或许也是他为四十岁的戾太子登基后定下的方向策略,是让新皇刷名望、赚民心的策略。可惜,潘多拉魔盒由他打开,也最终由他合上,现在这一步只能他自己来了。</p>

这是年近七十已知天命的刘彻对新帝、对汉朝、对华夏最后能做的事情。也仅有雄才大略的权威皇帝孝武帝才能做到,霍光、桑弘羊、金日碑、上官桀四位顾命大臣不配,年仅八岁的汉昭帝不能,他的曾孙刘据之孙汉宣帝更不能。</p>

他成功在生命最后几年刹住如同疯马一样坠向深渊的汉朝,放下了他在位五十五年所走路径依赖与自信的源头,纠正了自己的路线后辈们扫平了障碍。】</p>

由兴兵到养民的调整竟然是在陛下手中转变的,让在场的百官们惊讶非常,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确实能够理解。</p>

百官们只会听从皇帝一人的话,至于八岁幼主与那几个顾命大臣的话臣民们会不会听,这真的说不准。</p>

就是桑弘羊还没死竟然成为了托孤大臣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这么个激进的财政改革派竟然能撑到下一代帝王不得不说真人不露相。</p>

国策的调整是在自己手中进行的,刘彻一点惊讶的情绪都没有。不进行调整怎么办?放任幼主延续不合时宜的国策,然后穷兵黩武而国亡,或者被邻国发现</p>

汉朝后继无人,然后大举进攻而国破?</p>

刘彻只能体会到未来那个自己的悲凉。</p>

午夜梦回不知那个‘汉武大帝’会不会悔恨亲手诛杀了培养三十几年的太子,以至于那孩子竟然被冠上‘戾名无处申兔。会不会忧愁主幼国疑,国本不稳,下一个胡亥就出现在他手中。</p>

会不会担忧汉高祖亲手打下来,他父亲爷爷辛苦守护的江山就亡在他刘彻手中,毕竟他死后一切就由不得他做主了。</p>

还有那个他的曾孙汉宣帝……</p>

刘彻看到未来的自己,第一次有了怀疑的想法。</p>

【这则轮台诏让汉武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p>

若无轮台诏直接蛮干到死,汉武帝的评价或许仅是五五分,过大于功。因为霍光这一年轻的顾命大臣与居深官的少主想完成兴兵到富民的艰难转头,推崇凭战功主导利益分配军功制度理念的臣子和百姓们绝对会举起手中的大刀,像打到成年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