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家兄宋太祖> 第一百二十七章 阴谋谋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阴谋谋划(1 / 2)

赵光美其实一直也是在等,在等开封方面的态度。

实话实说,一万儒生去京城告御状,这个实在是有点太吓人了,即便是对他来说,这个压力也是不轻。

赵匡胤当然不可能会砍了他,但是正所谓众口铄金,此事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大哥若是迫于压力,把他给叫回去,甚至是将他一撸到底,那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没有赵匡胤的支持,他也不敢在淮南这边做太大的动作。

宿州搞一搞还行,但像是扬州,滁州,泗州这种地方,自己就真有点顶不住了,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这地方被开发得实在是太早了,此地的豪强自然也发展的比较成熟,势力庞大远非其他地方能比,扬一益二么,天下第一州府自然也要有天下第一的牌面。..

虽然多年的战乱将扬州城城内的势力打了一个精光,但扬州城外的乡野却并没受什么影响,甚至那些原本城内的工商业干脆都搬到了乡下,反而让那些乡贤豪绅愈发的发展壮大,收复扬州的这么些年,无论是后周还是大宋,其政治权利也一直没等在进得了村。

所以要想将扬州翻個天,又哪是那么容易的呢?

也多亏了这是把赵光兰给派过来了,当夜,赵光兰便洋洋洒洒地写了六千多字的奏疏,以加急的方式秘奏于赵匡胤,将宿州这边的情况尽数上报。

同时,自然将赵光美的分析也给一并写了上去,道:“商行与乡间豪绅的冲突无法调和,非止是淮南赈灾之事,随着商行的发展,此冲突必然愈发激烈,断无共存共荣之理,我大宋若要依托于商行,则必要对三弟放权任事,则日后此事必不少矣。我大宋若要依赖于乡绅,与士大夫共天下,则还请务必现在就将三弟贬为庶人,废黜商行,或还可保我大宋江山绵延。”

然后等啊,等啊,赵光美足足等了七八天,这才收到赵匡胤的秘信,而信上却是只有四个大字:“放手施为。”

赵光美见此,不由得开怀大笑。

随即,便是马上召见了孙连城和吕端等人,宣布:“诸位,咱们,该进扬州了。”

与此同时,赵匡胤也是突兀的,突然展示出了其霸道蛮横的一面,非但依旧没见那些集体上京的书生,更是干脆下令将其一个不落的全都赶去了军营居住,命令张琼带领骁骑军,李汉超带领控鹤军,两只兵马南下驰援扬州受赵光美的调遣,而两军开拔之后空出来的营盘也正好用于安置这些儒生。

也不打也不骂,甚至是好吃好喝,但就是不让出去。

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淮南地区豪绅地主的中坚,有一小半本来就是各个家族的负责人,如此一来,却反而成了他们自己在自投罗网,非但在此关键时刻不能回家,甚至连跟外面的消息也全都断了。

这不成自投罗网了么。

天下人似乎是终于想起,赵匡胤虽然平日里讲究仁德,一副要文治天下的慕言,还定下了死规矩不杀上书言事者,甚至于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都保持着一个礼贤下士的姿态。

但,不管他姿态拜得多低,平日里表现得是多么亲和,对读书人看起来是多么的尊重,可他毕竟是出生成长于五代乱世,军人出身的开国君主啊!

………………

扬州城。

将朝廷快马加鞭的邸报轻轻地放在桌上,扬州知府薛平军有气无力地呢喃道:“看来,官家终究是做出了选择,选择了轻信他的亲弟弟,而视吾等良善百姓的哭诉于不顾,置吾等淮南数百万百姓于涂炭,而不顾了啊,如今,秦王殿下已经上路,不日即可到咱们扬州境内,到时候,你我二人死不足惜,只可恨,天地浊浊,高堂之上,尽是率兽食人之辈,百姓,要受苦了啊。”

下首处,在炭炉中升了一炉炭火正在煮茶的程先生却是面色如常,好似早有预料一般,道:“这也未必不是好事,这一万多人进京,毕竟是去告御状的,现在被无故拘押,秦王殿下若是趁机贱卖吾等百姓手中良田,各家百姓自然是要六神无主,然而这所谓的六神无主,是因为怕,这怕的后面,可还跟着怒呢。”

“怒?”

薛平军死气沉沉地撇了撇嘴:“就算是怒了又能如何?你当现在还是唐朝的时候么?淮南本就多军户,你们就算是起兵造反,又打得过这扬州的驻边禁军,打得过高邮、涟水军么?”

程先生却是不以为意地道:“战场争雄,肯定是打不过了,只要用心算计,匹夫之怒,尚且能够血溅五步,若是……反贼火并,秦王暴死,听起来多么的顺耳。。”

薛平军皱眉:“莫不是要行刺客之事?可依着官家的性格,就算此事成功,赵光美身死,官家必会大发雷霆,血洗淮南,只怕到时候……”

程先生闻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