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家兄宋太祖> 第六十七章 货币战争(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货币战争(下)(1 / 2)

之所以赵匡胤这么急着想要驱逐南唐货币,当然不止是因为面子问题。

实在是这玩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啊,这东西的铸造权,多了少了的握在人家南唐的手里,他就算是再怎么古人也明白,货币乃一国根本政策之一,他是个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人,如此生死命脉之事,怎么能操之于他人之手?

这不,李景一出手,直接就给大宋的经济一记重拳。

李景一共就干了两件事,第一,暂时停止铸币,鼓励本国商贾去后蜀、南汉开展贸易,回收货币。

第二,传出了风来说要罢诸道屯田务,减少地方军队,增强中央禁军,与大宋遣使修好,再次上贡。

就这么两件事,一下子就把大宋给打得挺老疼。

赵匡胤都气着了,听说在端文殿疯狂的叫嚣:“打他!告诉韩令坤,给我打他!”

然后在赵普等人的极力劝谏之下才渐渐冷静了下来。

因为那李景可能还真不是故意在搞大宋,他应该也没这个胆子,这事儿,可能还真是无意的。

第一,南唐这么些年本来就一直在闹钱荒,他的工商业是很发达的,绝对是五代时期最富庶的诸侯国,但他的货币数量一直就不够,说白了就是实体货币的铸造跟不上商品经济的发展。

再加上其他的国家都使他南唐的货币,他的货币一直一直的往出流出,这件事十几年来一直都是南唐很苦恼的事。

所以趁着现在大宋驱逐南钱,南钱贬值,稍微回购一下外边的本国货币,有毛病么?

至于说为什么暂时停止铸币,是不是在针对大宋,冤枉啊,那是因为李景今年突然病重,就快要死了啊!

他一个将死之人,那不得为他的孩子,也就是李煜铺路么?

先把铸币停一下,等李煜登基之后,说不定换了年号就换一批新钱了。

就算不换新钱,至少把这段时间的铸币积攒一下,新君登基,手里不能没有钱用来撒币啊。

至于说裁撤军屯,也即是弱化边军,大哥我在裁军啊,我裁军,还屯于民,这不是在表现我的友好和恭敬么?

我裁撤边军,难道还裁出毛病来了?你居然要派兵来打我?那我……不裁了?

赵匡胤到底还是要点脸的,拿这个当借口去诘问南唐,那也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啊。

然而他这头撤屯,首先两国边境的军事态势一定会进一步的缓解,军事紧张放缓,然后必然带来贸易量加大,何况他还这么乖,又特么的进贡了。

再者如此一来,那些被裁撤的边军得安置吧,原来军屯的土地,得分配给民间豪强吧?尤其是后者,这些军屯的土地南唐本地的那些土豪一个個的馋的都直流口水,是不是得趁着现在这个时候疯狂的攒钱,准备现金,好在到时候参与这场饕餮盛宴,购买这些土地呢?

结果这一来二去,南唐的发行停了,南唐的土豪却开始筹措现金了。

而且人家裁撤屯军的同时,还要增强中央禁军,也就是职业士兵,军费的开支这是不是蹭的一下就上来了?这笔钱不得提前准备么?

这货币在南唐不涨才是见了鬼了。

而南钱现在是有点世界货币那个意思的,南唐境内的南钱涨了,其他国家的富豪,乃至官府,自然也会本能的开始囤钱,那北宋这头可能不涨么?

说白了,人家这是在给李煜攒政治资本,对于南唐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新老交替,他们还哪有功夫管宋朝内部钱币的事儿。

这特么纯属就是误伤,赵匡胤因为此事而去跟南唐发火,属实是有点迁怒了。

实在是无奈了,赵匡胤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是进一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了,寄希望于足够多的宋钱能把南钱的空缺给挤上去,起码别让市场上出现钱荒啊。

闻言,薛居正却是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你装出那养一副神情干什么?我难道还是那因言获罪的人么?有事儿说事儿!”

“臣……臣就是觉得,是不是,要召秦王殿下来商议一下比较好?秦王殿下乃是天人之姿,此次铸币,现在看来还真的让他给说中了,如此未卜先知之能,臣以为,至少远在臣这个三司使之上。”

“钱币铸造,乃是大事,不仅关乎新朝颜面,更关乎军需用度,百姓福祉,殿下他虽然有时候会意气用事,但,恐怕至少此事之上,满朝文武,比他都远远不如,就如今南钱的这个价格,恐怕殿下他,已经赚了不下三五百万贯了,如此贤人在朝,何不干脆向他问策呢?岂不胜过臣等百倍?”

赵匡胤闻言,却是有些被干破防了。

“那小子都已经赚了三五百万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