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汉厨> 第三百七十四章 未央宫见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四章 未央宫见闻(2 / 3)

是无稽之谈、血口喷人!”

“这般胡乱猜测,就看他长宁侯如何收场……”

“……”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窃窃私语,一个个交头接耳的样子,让刘彻眉头微皱,眼底闪过一抹难以言明的怒火;只不过,他并未开口说话,而是保持着高高在上的俯视姿势,一言不发。

杨川将事情挑起来,脸上神情也没有多少变化,而是双目炯炯的盯着公孙弘。

要论及最为愤怒者,自然便是公孙弘。

可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这老贼一脸的淡然,方方正正的脸膛上也没有什么喜怒之色流露出来,而是微微拱手,对着刘彻说道:“陛下,长宁侯杨川被人刺杀,这又不是一次两次,难道都是老臣所为?”

刘彻点头:“丞相所言,也有道理。”

公孙弘继续说道:“长宁侯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杀人要犯罪,至少得有三个条件都满足才能够成立。

其一,便是杀人犯罪的动机;

其二,便是杀人犯罪者要有犯罪时间和条件;

其三,便是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杀了人、是否犯了罪,总得要有人证物证,唯有人证物证俱全,再加上犯罪动机、时间和条件,方能判定其是否为真凶。

陛下,长宁侯在朝堂之上,血口喷人,公然污蔑朝廷重臣,这才是真正的大罪……”

不等刘彻表态,杨川却突然冷笑一声:“公孙丞相好记性,本侯给张汤几人讲说案件审理的几句闲话,你是一字不落的都记下了?”

公孙弘面无表情的说道:“老夫没有其他本事,就是这年纪大了,记性却还不错。”

杨川‘哦’了一声,突然问道:“那你应该还记得,本侯说过这几句话的后面,还有几句话,丞相可记得?”

公孙弘摇头:“老夫只记得一些有用的,对于那些没用的废话、瞎话、闲话,却是一句都不曾记下。”

杨川向后退出半步,双手拢在袖中,幽幽问一句:“那么,公孙丞相,你与淮南王女刘陵在密室之中戏耍时的话语,你还记得?”

朝堂之上,登时一片悄然。

这个长宁侯!

如此一来,就连高高在上的刘彻也是一脸的烦躁,暗戳戳看向躲在一旁、靠在廊柱上打盹的大长门崔九,脸色看上去就十分的精彩。

至于说朝堂上其他老贼,则忍不住齐齐看向丞相公孙弘。

然后,又觉得如此直截了当的瞅人似乎有些不妥,便齐齐看向长宁侯杨川,每个人的眼底,闪烁着某种莫可名状的异样光芒,也许是震惊,也许是鄙夷,而更多的则是难以言传的幸灾乐祸。

杨川只是扫视一眼,对眼下情形便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表面看来,丞相公孙弘在朝野上下一手遮天,就算是一些大汉列侯、关内侯、关外侯和郡县太守县令,无一不是依附在其门下,甘愿为老贼所驱使;实则是,公孙弘当丞相这十几年里,触动了某些狗大户的利益,其实早就有人看他不顺眼了。

只不过,不敢言说罢了。

今日大朝会上,却被杨川这样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少年人一顿抢白,不但将刺杀大汉列侯的屎盆子扣在老贼头上,而且,此刻还公然说出公孙弘与淮南王女刘陵之间的私情,简直就!

啊,简直就太有戏了。

眼瞅着满朝文武将近一大半老贼竖起了耳朵,看似忠厚老实,实则一个个成了典型的吃瓜群众……

杨川突然咧嘴一笑:“公孙丞相,本侯其实也没什么真凭实据,不过是心中有所疑惑,诈你公孙丞相几句的,可莫要往心里去。”

公孙弘冷哼一声,气恨难当,根本懒得理睬杨川,而是对着刘彻拱拱手,道:“陛下,老臣年老昏聩,行事有所错讹遗漏在所难免,今日朝堂之上,长宁侯杨川这般的少年俊彦已能独当一面,老夫占着茅坑不拉屎恐怕有些说不过去了。

陛下,老臣请陛下恩准,放老臣告老还乡,回封地去务农吧。”

刘彻骂一句杨川,转头劝慰公孙弘:“公孙丞相不必如此,杨川这家伙没读过几天书,满口胡言乱语,信口雌黄,无法无天……”

公孙弘的脸色渐渐黑了下来。

谁都能听得出来,刘彻这一番对杨川的叱骂,简直就跟说废话一样,不轻不重,不痛不痒,分明便是存心袒护好吧!

公孙弘躬身施礼,貌似恭谨的行了一个君臣大礼,甚为诚恳的说道:“陛下,老臣十五岁前饱读诗书,二十六岁前游历天下,三十岁入朝为官,受先帝恩宠,擢升为郎中,入东宫陪当时还是太子的陛下读书,四十五岁升任大农令;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