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汉厨> 第二百八十一章 弹劾杨川弹劾杨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 弹劾杨川弹劾杨川(2 / 3)

着‘大汉公主’的身份,刁蛮的不是一般;而实际上,最为难缠的,却还是织娘。

这小妇人不卑不亢,不咸不淡,无论对谁,她都能做到清清淡淡,偏生在礼仪上没有任何瑕疵,说几句话,自然也是端端正正,让那些个读书人都觉得继续纠缠下去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于是,那一两百名读书人陆续回到驿馆,商议对策。

在他们很多人看来,杨川在位新晋的关内侯,其实也就那么回事,要不是攀附平阳公主、长平侯卫青,与曹襄、霍去病结交,哪里轮得上他耀武扬威?

所以,这帮读书人的神情、言辞和态度,多多少少的,都颇有些傲娇之气,对驿馆的置夫、厨娘和仆役,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脸色。

甚至,一名姓孔的大读书人,竟然还叱骂了驿馆的置夫,以发泄胸中的那一团邪火。

听了那些读书人的事情,杨川只是笑笑而已,都懒得去理会。

朔方郡的屯田进入关键期,大面积的春播开始了,哪里还有闲心理会一帮读书人的烂事?

“新开垦的那些滩涂地,反碱严重,那就全部种上高粱,等到高粱穗子成熟收割后,将秸秆就地焚烧成草木灰,不仅能除碱,还能迅速改善土地的品质。”

“对那些湖泊、海子和洪水后形成的涝坝,绝对不准胡乱开发,而且,还要想办法保证那些湖泊海子的水位不能下降,具体是要挖掘上游的引水渠,还是什么办法,本侯不管,反正就是必须要保证原有水系不能因为屯田而被破坏。”

“沿河一带的水浇地,其实还可以想办法试种几百亩江南水稻,产量高不高,能不能种植,至少得种过之后才能知道吧?”

“粮食以麦子、高粱、青稞、大豆为主,还要种植足够的油料,像什么油菜、胡麻,都要大面积种植。”

“沙壤地,只要条件允许,全部种上哈密瓜、野西瓜和棉花……”

太守府后堂,杨川召集治下属官和负责屯田的曹襄等人,一条一条的讲说清楚,并让张汤、司马迁当场形成文书,火速传递下去,一点时间都不敢耽误。

一年之计在于春。

开垦荒地一百二十万亩,差不多都有点‘沃野千里’的架势,耗费钱粮无算,人力、物力更是不计其数,杨川就算是心再大,也根本就不敢懈怠。

所以,他表面上无所事事,成为朔方郡唯一的闲人,实际上,每天处理的紧急文书都在四五十件以上,每一条,都不曾马虎。

“还有,根据羽林军传来的消息,有七八股匈奴人的小股骑兵,在阴山一带活动频繁,你们还要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最后,杨川又叮嘱几句,让一应属官下去忙碌,自己便干脆躺平在马扎子上,看上去就很是疲惫不堪。

“小郎君,要不要本妾身给你揉揉肩、捏捏腿?”刘满在门口探头探脑,笑嘻嘻的说道:“甚至,还可以干点别的……”

杨川没好气的笑骂:“滚蛋,你这妇人,就一张嘴厉害。”

刘满缩一缩脖子,小心翼翼的走进来:“董仲舒跑去学堂,给那些孩童教书去了;对了,他的一百多门人弟子,也从长安城赶来,都去当老师了。”

杨川‘嗯’了一声,没吭声。

这个董仲舒,怪不得能以一己之力,将汉帝国一众读书人打压得抬不起头来,果然就比其他人聪明太多,就知道杨川的软肋在什么地方。

“杨川小郎君,”刘满走近,左右看看,这才悄声说道:“我发现一个秘密,小郎君想不想知道?”

她的头发丝儿刷在杨川脸上,让他忍不住打了一喷嚏:“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刘满得意的挺一挺胸,笑道:“那一日你醉酒,织娘动手将霍去病、曹襄两个人打成了猪头,然后,本妾身才知道,织娘竟然是大长门崔九的弟子,是霍去病的小师妹!”

杨川假装愕然:“然后呢?”

“然后,然后……她霍去病、曹襄就被打成了猪头呗,”刘满迟疑几个呼吸,低声道:“大长门是刘彻的亲信,小郎君,你的一些隐秘之事,可千万不能让织娘知道,谁知道她是不是大长门派过来监视你的!”

瞅着刘满一脸凝重的样子,杨川心里忍不住笑了。

这就开始宫斗了?

早就知道,老刘家的这些妇人,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智商超标的那种,想想就让人觉得兴奋……

杨川嘿嘿一笑,使劲搓几下脸颊:“好,以后我有什么隐秘之事,只让你一个人知晓!”

刘满使劲点头:“嗯!”

“杨川小郎君,我去写作业了,你想要喝茶睡觉什么的,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