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群臣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皇帝疯了。 连赢两仗,被大胜的喜悦,冲昏了脑子。 你一个皇帝,在防守战里,亲自带兵上阵,就算了。 毕竟在大汉仅剩一城之地的情况下,已经是背水一战。 要是输了,就算皇帝还在,也是灭国,还不如皇帝亲临战阵提提士气。 现在局势稍有好转,想要收复故地,进攻战,你还要御驾亲征? 还是带着三千人攻城? 好像....也不是不行。 文武转念一想,皇帝能用挖地道的方式,攻破张淮阳大营,说明在此一道上,颇有研究。 而“穴攻”本就是攻城之法,用在攻城上,效果只会更好。 即使只有三千人,说不定也能收复一郡之地。 可就算皇帝他老人家地藏王菩萨下凡,挖地道生生挖翻了三座郡城,又拿什么守呢? 一座城留一千兵马守城,有琼州城居中策应,倒也不是不行。 可打第一座城时,有三千兵马,留下千人守城,到第二座城,就只剩下两千人。 再到第三座城,可就只剩一千人了啊! 一千人,就算挖地道都费劲! 琼州城里的地道,八百御前侍卫就挖了快四十天! 有四十天的时间,张淮阳就算是聋子瞎子,也知道派军回援,援军再以龟速爬回去,那也爬到了! 更何况仅有一千人,都不需要东胡的南军回援,只是郡城的守军,就能够轻松应付! 莫非是激将法? 赵宁到底还是年轻人,又是初次上朝,第一个沉不住气: “陛下莫要再激将了!” “末将生来便是要战死沙场的,难道还怕死吗!” “一千!就一千!” 赵宁少年意气强不羁,斗志昂扬,往前迈出一步,眼神刚毅,沉着而坚定: “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只需要一千兵马,必然替陛下拿下振浦郡!” 朝中文武看着赵宁脸上毫不犹豫的表情,仿佛能想象到一千兵马,蓄势待发,攻破振浦郡的一幕。 但很快就把这一幕打的破碎。 胆略、决心,都没毛病。 但一千人拿下被东胡人死守的振浦郡,根本不可能。 廉汉升更是想一巴掌扇过去,就你个臭小子还在卷,老油条都知道陛下这话里有话! 刘恪轻轻点头,又看了眼箫元常。 箫元常秒懂,方才陛下所说,御驾亲征三千兵马夺三郡,不是戏言,也不是什么激将,而是胸有成竹,早有预料。 他们这些死忠派,只需要表态同意便够了: “陛下既然有此雄心壮志,想收复琼州,臣等当效死相随,誓与陛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有些担忧。 三千人拿三郡,你就是叫门,人家都不乐意搭理你! 廉汉升心底也有些担忧,之前乞颜亨的凶悍,他可是看来眼里,还是想着跟皇帝同去,更放心些: “陛下英明神武,东胡人不过蛇鼠,不足为惧,末将愿为陛下先锋!” 赵宁还想请战,被岳少谦悄悄拉了拉衣袖,才停止了动作。 但朝中分为三派,死忠派担忧皇帝安危,皇帝也用两战两胜的战绩,告诉了他们什么叫驴上天子,因而不会反对的太明显。 大多是像廉汉升这样的心态,想要和皇帝同去,以身护主。 中立派和投降派,却是连连反对了。 中立派的大臣,都是一些老谋深算的人物,尽管已经有两场大胜,但都是防守战,且都是以谋略取巧,碾压溃兵。 真到了攻城战,需要正面硬碰硬的时候,东胡士卒毫无疑问强于汉军士卒。 因而他们都有所顾忌,这要是白白折损三千人就算了,把皇帝也给折进去了怎么办? 但他们也不好表露的太明显,便委婉道: “陛下圣明仁慈,东胡虽然连败两场,但仍强于我军。” “此番御敌,陛下已经打败了东胡,展露我大汉威严。” “此时正应该修生养息,筹措粮草,如果分兵攻城,只怕会引来骚动,不利于长治久安。” “又恐会让张淮阳有机可乘,再次攻打琼州城。” “臣等不敢妄言,请陛下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