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 章(1 / 3)

几口茶几句话闲聊的时间,第一轮的比诗成绩已经出来。

众人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眼神期待地望着公乘泽手中公布成绩的宣纸。

公乘泽抖抖纸张,发出两声“飒飒”。

“第一轮比诗,太子妃娘娘得获首名。”

听见这个结果,众人皆是满怀恭喜地望向江雪所坐的座处。

孟珏瑄拉着江雪手搭在自己腿上,两人肩膀相抵,两眼柔情地相视一笑。

此情此景当真是羡煞旁人,几个未出阁的女子低声议论。

“太子与太子妃真般配。”

“原本以为是男才配女貌,没想到娘娘竟有这才能。”

“是啊,你再看看那元熙郡主,我可听说,她连韵律都搞不明白,还一个劲的往诗会来凑。”

“害,不就是为了见太子吗。”

姜知对这些声音倒是并不在意。

反倒是孟珏瑄,侧过头来,蹙着眉往她的方向看了一眼。

秋月秋荷安静地伺候在她身边,一个扇风,一个遮阳,瞧着一副高高在上悠闲自得的样子。

姜知表面淡定,内心却是有种考试临场发挥的紧张感。

老祖宗们,对不起啦,今日借各位诗词一用,他日定来烧纸叩谢。

第二局比诗很快开始,丫鬟拿着写好题目的纸张走来,围着参加的宾客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姜知跟前。

姜知悠悠地放下手,缓缓掀起眼帘。

她眼中仍满是倦意,如同一层薄薄的白雾,笼罩在清澈的湖泊之上。

秋荷自觉地将笔放在姜知手中,秋月铺纸。

只是扫了一眼题目,姜知脸上已满是思索的神情。

见此,身边有人低声喃喃,“你瞧她哪样儿,装得好像她真会写诗似的。”

周围瞬间冒出几声嗤笑,又有人立马提醒,“嘘,小点声,你们不知道她什么脾气吗!”

这些话,姜知自然没听见,看到题目的瞬间,她就一直在自己脑海中翻找着九年义务教育背过的所有诗词。

时间一点点过去,客人们已经陆续停笔。

但姜知面前的纸上仍旧一片空白。

秋月焦急地望向秋荷,不敢说话,怕打断郡主的思绪。

秋荷神色依旧,仿佛早已知道这一切。

阮宏从公乘泽身边走到亭内中间,清清嗓子,“离第二局比诗结束还有半刻钟。”

阮宏说完,仍不见姜知提笔,大家的嘲讽也是越加大胆。

有二皇子带头,众人料她也不敢闹出什么事来。

孟景皓吃着丫鬟喂进嘴里的葡萄,鼓着腮帮子笑道,“江芝,要我说你就早些放弃,有自知之明可不丢脸。”

周围又是几声讥笑,姜知根本没有心思理会。

听见孟景皓的声音,她抬起手指着他的方向,没有看他,厉声道,“闭嘴!”

诗,诗,诗,苏轼的《水调歌头》是词呀。

写月的诗有哪些来着。

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早知道就不背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改编诗了,

孟洵拽着衣角望着她,眼神中满是焦急。

元熙郡主是他的师父,他不希望师父输掉比诗,更不想听见那些人幸灾乐祸地诋毁。

姜知咬着笔头,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

月是故乡明的前一句到底是啥来着。

“露从今夜白。”姜知突然自语。

听见这一句是,客人们脸上都闪过一丝异样。

“她方才说什么?”孟景皓推开身旁丫鬟,坐直身子。

就连孟珏瑄脸色也是微变,虽不知道这句诗具体是哪几个字,但能写出这样一句五言绝句,对江芝来说已经足以让人惊讶。

元熙郡主自幼不学无术,识得几个大字已是再难得不过。

写诗?这和逼公鸡下蛋有何区别。

香最后一段烧尽,姜知也刚好停笔。

瞧着郡主的字迹,秋荷心中不禁一笑。

她已经见过郡主的字迹,只是没想到,在这样隆重的诗会上,郡主这字不仅没有半分改善,甚至还越写越飘。

就连那收纸的下人都不由皱皱眉。

能把这字写得如此别致的,普天之下,怕是也只有元熙郡主一人了。

看着宣纸被收走,姜知心中莫名有种考试结束的放松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