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日本清算(1 / 3)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虽然关东军的武器被进入东北的八路军,即后来的东北野战军缴获了一部分,但整体来说军械装备依旧无法与南京方相提并论。在这个关头突然有可能得到德械----哪怕是一个师的也好啊。

南边的纵队早就乘着“支持英属殖民地独立”的东风使用上了走私而来的德械。据说连马克沁都有很是威风。而德国的军械产品,最大的问题是,该怎样运进来,抵达后方并武装部队呢?

最后德方提议,延安许可,一致认为大连港是个好地方。日本投降后,旅顺和大连的原日军指挥部是被从天而降的苏联军队进驻。莫斯科理直气壮认为我揍了日本人尤其是关东军所以得到报酬理所应当。

这个报酬中的一部分,就是大连行政权虽然属于中国,但大连港为自由港,对各国贸易航运全面开放。1945年至1946年的大连可谓是鱼龙混杂。苏联人,南京那边的,日伪残余,当地蛇头什么人都有。眼看着美军以征服之姿踏上了日本本土,根本不理苏联和中国也是战胜国应该有权分治,比如对应之前对德国的分治计划——美国一听分治的口风就暴怒,别提柏林,希特勒居然效仿德黑兰会议计划和苏联在华沙砌墙!导致各种情报泄露的一定是苏联!

没捞到分毫欧洲利益,美国干脆自己一口吞下日本。

德国对莫斯科说,你看,美国要在日本驻军,随时能打你。南京那帮人就是美国养的狗。

克里姆林宫再看看自己的势力范围,思考着在华利益必须保证,觉得德国噪聒但又确实说得对的苏联最终决定,让有共同信仰的中国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力量在大连这个地方,以当地警察的方式组建。

你看,大连有自由港,警察队伍是自己的武装力量,此时不运输一些货物更待何时?从1945年11月起,一些挂着法国德国荷兰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全员旗帜的货船就开始在港口往来。新欧盟的旗帜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把所有德占区国家的,包括第三帝国自己的国旗全都放在了一个面上。

苏联人不是没有留意到,但因为也和德国达成了关于阿拉斯加挖石油PY交易,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反正德国是不可能跳到这来搞登陆突袭的。

因此,一批比之前南京德械师更好的装备,比如MG—34轻机枪啊,1908式重机枪啊,75毫米克虏伯山炮啊,战防炮高射炮等等都有试用装体验产品送上。

而如何突破封锁运送物资一直是延安方的强项。偷偷得到了一些德械支援有什么影响呢?起码在47年,全美械的74师在孟良崮遇到了华东野战军,他们发现自己并没有火力优势……两天就被全歼。而到了48年的塔山阻击战,东北解放四纵拉出来了105毫米的德制榴弹炮和加农炮。

德国付出一些产量过剩的军械,得到的收益当然不是赊账的钨砂。思嘉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付了款:原本会被英美享用的那些石油资源,她给出了精准坐标。

苏联与德国在华沙议和后不到一个月,当年夏天,苏联就同意了德国的某种操作:苏联西伯利亚部队的许多官兵,换上了德国军装,持德国军械,和真正的德国人工兵部队混在一起,带着石油设备跨过白令海峡前往阿拉斯加。

那块地方作为美国海外飞地,在淘金热过去后本来就极其人烟罕至,交换战俘时美国答应德国驻军后,本来的许多居民也迁入了加拿大。因此德苏两国顺顺利利地来到了坐标点开始安装设备建造生活区——知道驻军来了的美国全程没有在意,心想斯大林格勒没冻死你,现在阿拉斯加冻不死你,等到冬天德国人就知道厉害了。

直到抗寒抗冻的西伯利亚部队在易开采储藏浅的地方把第一桶石油打出来,苏德两军工兵一片欢呼,美国也不知道阿拉斯加正在发生什么。

石油轻而易举通过在海峡接应的船只运回苏联。德国分得的那四成又干脆以距离近的高加索地区开采出的石油抵押。

一片欣欣向荣的柏林总理府,某会议室内,希特勒戴着眼镜都挡不住蓝眼睛发光。他面前宽大的桌子上平摊着一副欧洲大地图,他的机要秘书又在地图上画了一个红圈。

“这也是一个著名油田。储量总计47亿吨,英国人还没发现,您一旦拿下它,德国需要的原油从此可以用一桶倒一桶。不过,现在德国海上勘探打井技术有吗?”

没有。但是希特勒相信自己的科学技术人员一定能研究出来。他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块标识点,想夺得英国的决心更大了。

那个地方就是北海油田。思嘉想了想,“荷兰现在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格罗宁根也有油田和气田,不如就先试试在那搭建海上平台练手吧。”

太好了。

德国认为自己就站在宝藏洞前,苏联也同样这么想,吃到石油甜头的莫斯科决定无论如何都不把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