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要拥田百亩以上,田块集中,亩产够高,最关键的一点,底下急缺人手。 百亩以上是为了保证她每亩地的收成,分成之后能积累够数; 田块集中,则是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属性使然,这种大型作业机械,只有在集约的大片土地上才能操作方便,碰上零散户的小田反而畏手畏脚,不易控制,一不小心就会轧坏别家的粮食。 急缺人手这一点是最让她犯难的,这里家家户户都以种田为生,每户都是算好人头分发田地的,也就是说,按理每家都有自己足够的劳动力。 不过,看最近的情形,应该也有人像她家一样,男性壮劳力被拨去外面,家中妇孺难以撑起农忙时节沉重的农活。 心里虽然没底,但总得去碰碰运气。 安抚劝说完所有人后,荆燕简单收拾了一番,叮嘱阿宝在家看家,自己便往城中走去,沿着街巷,挨家挨户问了起来。 刚走出自家所在的北巷巷口,就看到一株大柿子树下,几个花白头发的老媪围坐在一块,唠着闲话家常,手边还堆着大捆凌乱的麦秆。 只见细细的麦秆在她们手指间上下翻飞,不一会,一圈草帽的帽顶就初现雏形。 荆燕拿定主意,先上前夸赞道:“各位阿婆好巧的手!” 几个妇人闻声抬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一句话就拉近了距离。 “哟,这不是荆家的小燕儿?”其中一个满脸干瘦的老媪认出她来,“前些日子我还看你弟弟到处问人讨药草,可是你病了?” 她点头,“是得了场大病,不过现在已经大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像你这么能干孝顺的女娃,不该遭这个罪啊。” 荆燕见话题要跑偏,连忙单刀直入,“我来是想问问各位阿婆,最近农忙,家里可有缺人的?可以雇我搭把手。” 这话一出,几个妇人面面相觑,没明白她的意图。 “小燕儿,我们家家都有男人干活,哪需要你一个瘦弱的女娃子来帮忙?”还是方才那个瘦妇人接了话。 “我能干得比那些男人都快。” 然而荆燕话里的信誓旦旦,放在这里却没人会信,几个妇人听到了哈哈大笑。 其中满头银发、看起来年纪最大的一个老人,顶着漏风的半边门牙,笑眯眯说道,“你这脖子才跟我家大郎腕子一般粗,要不是他北上参军去了,我倒真想让你跟他在田里比一场看看。” 荆燕嗅到了机会,赶忙开口问道:“婆婆你家儿郎也不在吗?” 老人嗯了声,不过还是表态不需要雇她来帮工,“我家老头虽然上了年纪,镰刀还是挥得动的,反正横竖就剩下七八亩地,收得下。” 她有些失望,唯一开口的一个,人手不缺,田块面积也偏小。 正当她要转身离开时,刚刚说话的老婆婆看她神色不对,眉头紧蹙,像是急需要找个东家的样子,想起了什么,拉住她的手。 荆燕转身,“阿婆还有事嘛?” “孩子,我们不是拿你取笑,”老妇人语重心长道,“只是你的话不容易说服人,还是要拿些取信于人的本事来。” “我看你焦急得很,是家中出了什么事,急需要做工挣钱吗?” 听到这古道热肠的话,她也不瞒眼前的几个人,将郑懋在她家作威作福的前后和自己的计划都说了出来。 “难怪我听到今天巷子里吵吵闹闹的,本还想去看看,”瘦妇人回想起来,“这笑面王八真不是个东西!” 其他人也接道,“那你家接下来可怎么还呐?” “要不托人给你大哥一个口信,让他回来赶紧帮帮忙?” 倒是白发妇人口齿清晰,“孩子,你不是要找人做工换粮吗?我给你指一个去处。” 她伸手指向南边,顺着她的手,还能看到城南的富户宅子里各式亭台露出的尖顶。 “城南?” “你家来安平来得晚,不知道这城里田最多的就属黄总旗家,”白发妇人微笑道,“你去他家问问,说不准有收获。” 瘦妇人一拍脑门,“是啊,我怎么没想到?” 她补道,“黄家是最早来安平垦荒的,代代在山下垦出来的田,不说千亩,七八百亩肯定有的。你想,他家只有四口人,年年不得靠雇长工做活才顾得来?” 荆燕心中大喜。 是没错,卫所制下,除了国家发的科田,还有一种,就是军户自己垦荒垦出来的田。 一百多年前,开国时百废待兴,打仗打得处处都是荒地,于是天子就鼓励下面的军户去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