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蜀山悬剑传> 第二百一十三章 掇山叠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三章 掇山叠石(1 / 2)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

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初疑朝家正人立,又如战士方狙击。

又如防风死后骨,又如於菟活时额。

又如成人枫,又如害瘿柏。

雨过上停泓,风来中有隙。

想得沈潜水府时,兴云出雨蟠蛟螭。

今来硉矹林庭上,长恐忽然生白浪。

用时应不称娲皇,将去也堪随博望。

噫嘻尔石好凭依,幸有方池并钓矶。

小山丛桂且为伴,钟阜白云长自归。

何必豪家甲第里,玉阑干畔争光辉。

一朝荆棘忽流落,何异绮罗云雨飞。

——《太湖石歌》,吴融(唐)

……

讲完厅山,再说回楼山:“楼面掇山,宜最高,才入妙,高者恐逼于前,不若远之,更有深意。’楼阁的对面叠假山,宜高宜远,幽空深远。”

……

“阁山,阁山四敞也,宜于山侧,坦而可上,便以登眺,何必梯之。”

……

“‘书房山,凡掇小山,或依嘉树卉木,聚散而理。或悬岩峻壁,各有别致。书房中最宜者,更以山石为池,俯于窗下,似得濠濮间想’。

濠指庄子和惠子在濠梁看鱼,濮指庄子在濮水钓鱼拒绝楚王聘任。

在书房所在的庭院内叠造假山,假山应陡峭险峻,别致奇巧。在书斋的窗下,最好能有一个假山叠造的池塘,池塘里养上几尾锦鲤、五色游鱼。掩卷沉思时,推窗观鱼,碧荷睡莲,婀娜摇曳。咫尺山水、动静皆备。名士归隐,闲适无为。”

……

“‘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就水点其步石,从巅架以飞梁;洞穴潜藏,穿岩径水;风峦飘渺,漏月招云;莫言世上无仙,斯住世之瀛壶也’

在水中叠山,若能巧妙地把石和水结合起来,尽得山水的妙趣,再现山水画中意境,可为园中第一胜景。在池中散放石头,供人踏步,假山间架设拱桥,穿岩径水。既现远山峰峦叠嶂、风峦飘渺之姿,又让山势肌理,伟岸峻峭。山水之美,方寸之间。”

……

“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

……

“‘瀑布如峭壁山理也。先观有高楼檐水,可涧至墙顶作天沟,行壁山顶,留小坑,突出石口,泛漫而下,才如瀑布。不然,随流散漫不成,斯谓‘作雨观泉’之意。’

园林瀑布应用峰峦做背景,上游有水源,山间有落口,下方有积潭或溪流。瀑身可设计为重落、离落、布落、丝落和线落等花式;下方承接瀑布落水的积潭,也要在补水、溢水、泄水下功夫。”

……

徐太傅一步一景,讲完了叠造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掇山造型,开始讲选石。

“选石,又分选种和相品。选种,即选择山石的种类。二是相石的过程。相品,是相大小、形状、纹理、色泽等。

‘夫识石之来由,询山之远近。石无山价,费只人工,跋蹑搜巅,崎岖究路。便宜出水,虽遥千里何妨;日计在人,就近一肩可矣。取巧不但玲珑,只宜单点;求坚还从古拙,堪用层堆。须先选质无纹,俟后依皴合掇;多纹恐损,垂窍当悬。古胜太湖,好事只知花石;时遵图画,匪人焉识黄山。小仿云林,大宗子久。块虽顽夯,峻更嶙峋,是石堪堆,遍山可采。石非草木,采后复生,人重利名,近无图远。’

选石,既要选玲珑别致、宜单独赏玩的奇石,也要选结实古朴的石头,这类石头便于按山水绘画中的皴法来层层堆垒假山。堆叠小一点的假山时,宜恬静简淡。掇大山时,则宜雄奇崇峻。

风化穿眼的孔石、水冲雨润的卵石,特殊纹理的条石,或沧桑、或柔美,只要自然原始,都是上品。

太湖石、黄石、英石、斧劈石,宣石都是常见的石材。其中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山石一起,被誉为‘四大名石’。

太湖石,‘苏州府所属洞庭山,石产水涯,惟消夏湾者为最。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婉转、险怪势。一种色白,一种色青而黑,一种微黑青。其质文理纵横,笼络起隐,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中冲激而成,谓之“弹子窝”,扣之微有声。此石以高大为贵,惟宜植立轩堂前,或点乔松奇卉下,装治假山,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也。’

太湖石坚硬又润泽,有嵌空、穿眼、婉转、险怪势等不同造型,石面凹凸不平、笼络起隐,呈现出“皱、漏、瘦、透”之美。

太湖石采集很难,采石工匠带上锥子、凿子等工具潜入太湖的深水之中,挑选奇石凿下,‘贯以巨索,浮大舟,设木架,绞而出之。’

因太湖石的暴利,当地还有‘种石’之法:对没有天然孔眼的太湖石,人工凿孔挖洞,再放入水中,用水流和时间冲刷。可谓“阿爹种石孙子收”。

对太湖石的开采‘自古至今,采之已久,今尚鲜矣。’现在能采的石头已经不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