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通番卖国”的谋逆大罪被抄家灭族之后,朝堂上下,更难找出敢违逆皇命的人来。
四皇子的勇气刚让大伙儿佩服了一下,就收到了太子妃和太子去燕王府探望四皇子后,太子病发垂危的消息。
跟着就有人散布太子妃命硬克夫,照顾太子不当,导致太子旧疾复发的消息。
唐肃远看到这儿的时候,都不得不佩服燕王。
见过不少作死的找死的,像这位这样的,还真是少见。
明明拿着一手好牌,结果却打得稀烂。
不过,眼看着太子垂危,秦王晋王已经离京就藩,只有四皇子留在京中养伤,结果如何,犹未可知。
哪怕眼下才是大昭开国第一代,可学过点史书的人,都知道天下无父子兄弟,血脉相连只会让彼此的争斗厮杀更猛烈。
就连开创贞观之治的明君唐太宗,也一样洗不掉身上弑兄杀弟,逼父禅位的黑料。
锦衣卫上下就越发小心,但凡牵扯到皇家内务上去的人,哪怕一时风光,最后大多也落得兔死狗烹的结局,更何况他们这些密探暗卫,更是避之不及,生怕不小心被人攀扯上,引起皇帝的疑心,那他们才真的是死的最快的一拨。
所以当最后接到燕王换人,三皇子来信时,唐肃远已经能够面无表情地看待任何猛料了。
山高皇帝远,只要他在这里秉公执法,滴水不漏,那上面的风风雨雨就落不到他的头上。
唯一可惜的,是当初听说四皇子少年英武,勇不可当,若是他作为燕王,定然会带领诸军反击北蛮,为大伙儿争取大把的战功。
至于三皇子……唐肃远想起收到同僚的消息,说这位一路走一路搜刮,哪怕收到了改任燕王的圣旨之后,还不忘将运城的盐引兑换出来,后来还派人打着要给辽东军民冬日取暖的借口把晋地的黑石炭搜刮一空。
用的,据说都是他任晋王时的份额和俸禄。
可他到了云州,作为燕王的俸禄一样也没少拿啊!
就明摆着欺负四皇子被留在京城养伤不能就藩,晋王府做主的长史根本挡不住他的厚脸皮。
这样的顶头上司来的信,让唐肃远想扔到一边都不行。
他忍不住叹口气,原本,他是更看好四皇子,也知道四皇子和长兴伯府的渊源,现在看来,三皇子要他特别关照,就算四皇子,在亲手杀了那位楚家女后,怕是也不会再管长兴伯府这些人的死活了吧?
于是,他“公事公办”地将这批流放来的军奴,直接发配去了刚刚因为一场战斗折损近半的卫所,那是最需要人手的地方,他这样做,无论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除了那些养尊处优惯了,一路艰难跋涉到此地,原以为到了地头,最苦也不过是坐牢忍饥挨冻,可没想到,他们来了还要做苦力!
这些完全没下过地的人,正好赶上秋收,可他们连割麦割稻都不会,拿着镰刀能割了自己的手,去帮忙修理城墙工事时,搬个石头都能砸了自己的脚,气得带着他们干活的士兵忍不住动起了鞭子,抽的他们一个个惨叫不已。
自以为已经吃过生平最大苦楚的公子哥儿们,下地干活没两天,就伤的伤,病的病,没几个能起来继续干活的。
监工的百夫长顿时就恼了,说是卫所不养闲人,不干活的就没饭吃,断了他们的粮食,结果没两天就死了五六个,其余的人吓得不轻,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活。
相比之下,看着瘦瘦小小的楚云若,力气比他们大不说,还懂得修理卫所仅有的几架床弩,从一开始到卫所,主动表示自己会维修保养兵器,还曾经在御书房读过书,认得不少草药,记得一些常用的药方,能写会算,简直就成了千夫长眼里的宝贝。
其他兄弟们在挨打挨饿挨冻时,只有她在卫所的军械库里给机关上油,调整弓弦,保养火器,或者是炮制草药,整理药房,帮着仓库的司管记账算账,无论那一处,屋里的火盆都暖烘烘的,完全感受不到外面的寒气。
等这批武器保养完毕后,她还主动提出去后面的山林设陷阱圈套捉些野物回来打牙祭,只求留点肉汤给她那些病弱的兄弟们。
百夫长看了眼那些病蔫蔫的公子哥儿们,很是大方地答应让她去打猎。
起初还让几个士兵跟着她一起去,后来卫所的活忙不过来时,天越来越冷,跟着她的人也越来越少,最终让她找到个机会,佯装被野猪追赶,从一处山崖“跳”了下去。
谁也不知道,她前几次进山打猎就在这里做好了准备,用设伏用的绳圈在下面编织成一张大网,用藤蔓枝叶遮挡着,一般情况下根本发现不了。
当千夫长得知她不慎坠崖之后,也只是叹了口气,并没有派人进山搜寻。
这已经入秋时分,需要进行最后一波秋收,山里的野猪和野狼也会在冬日来临之前出来抢食物,他们得先填饱自己的肚子,还得小心备战,免得北蛮人趁机来袭。
一个流配罪囚的生死,还不值得他们去浪费时间和精力搜寻。
万一进山没找到人,反而遇到黑熊野狼甚至老虎,再搭进去几个兄弟,他就更是亏大了。
于是,千夫长大笔一挥,将“楚云澜”的名字在流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