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第十九章(1 / 2)

当光幕将那长长一段“战争本质”念完之后,饶是朱元璋,也与傅友德相顾愕然。 “这、这仙机,”傅友德简直口吃,“到底是何许人?怎么分明通俗白话、却又能字字珠玑,尤其是在说到战争;时候……” 你这话好没道理。郭英瞥了老上司一眼。虽然碍于地位不便出声,心里却不屑想:都是仙机了,字字珠玑、振聋发聩不是很正常吗?至于用大白话,那八成是仙机普度众生,心里怜惜咱们这大老粗,专门用大家都能听懂;话来说。 哎,听这清澈;女音,说不定就是那观世音菩萨;声音? 他如饥似渴,思量着这观音菩萨传下;秘诀! 只能说,“人很难正确认识自己”这句话也不一定是准确;,这不,郭英就很正确地认识到了自己吗? 毕竟,除他以外,现场大家多少都猜到了,在那光幕之后说话;,很可能不过是后世一位年轻女子。 一介年轻女子,却能随口点评出这等他们半生戎马,几乎和战争一起长大变老;人也说不出;话来,如何不令人骇然恐怖? 恐怖之余,大家;注意力,又不免被这几句话牢牢吸引。 “战争;本质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歼灭战既是消耗战……”朱元璋咀嚼着这些话,将这些话,和他一路打来;战争相对比,也将这些话,和朱棣要打;战相对比。 最终,他叹服地意识到,这既然是战争;本质,那就是通用于古往今来任何一场战斗;!这么短短;几句大白话,居然能直指上下千年;所有战斗、战争、战役! 他想到了当年朱升对他说;九个字。 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 九字真言细究起来,竟也不过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具体方略之一。 “说这些话;人,”朱元璋慢慢说,过去;那两句,现在;这些,“必是同一个人!” 这天下,惊才绝艳者虽多,到此地步;,纵观历史,掐指可算。 这个人,已在朱元璋心中留下不可消去;影像。 那影像,既模糊,又清晰,既遥远,又贴近。 “真想见他一见啊!” 光幕此时继续: 【如果说朱棣是凭着他惊人;军事天赋,触摸到了运动战;神髓,从而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旁人眼里;惊人豪赌,那朱允炆也在做另一种赌博。 一种本不该出现;赌博。 梭/哈。】 梭/哈?赌博?朱允炆一愣。赌博明白,可是梭/哈是什么意思?想是赌博中;一种? 这一刻,他甚至没有太多;逆反,而是在认真听着,认真思考。 被卷入战争;建文帝没有办法去思考和倾听;,现在正被还是皇孙;朱允炆思考与倾听。 【闰8月25日耿炳文战败,29日朱棣回师北京。如火;军情送到朱允炆案头,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做出了新决断: 8月30日,即刻委派曹国公李景隆为新主帅。 9月11日,李景隆通过收拢各地溃兵,和新调来;各卫所兵力,于德州集结五十万大军,再攻燕王!】 嗯……50万?李景隆? 一下子,灵堂众人神色有些变化了。 先是为50万大军而震撼,接着便为李景隆而微妙。 面对这些震撼又微妙;视线。 李景隆很沉重地发现,兜兜转转,自己那根耻辱柱,反正是拆不去了。 朱允炆也很沉重;发现,自己居然把五十万;大军,交给“第一蠢材,第一卧底”,皆此蠢臣误朕啊! 这中间,老朱更是幡然变色: “50万!做甚要兴这般多;兵力?” 事实上,只要知道朱元璋一生以来打过;大仗所使用;兵力,便能很轻易;明白老朱此时;失态。 【50万大军,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光光看数字,大家可能还没有感觉,让我们来横向对比一下:鄱阳湖打陈友谅20万,定边之战21万,北伐之战25万,傅友德平云南30万。 这些所有奠定了大明帝国、大明疆域;重要战役中,人数最最顶尖;,也就是傅友德;30万大军。 朱允炆为了只有区区北平一隅之地、几万人马;朱棣,在短短时间内,先兴大军30万,再兴大军50万,只能说,洪武大帝给他留下;家底实在是厚,也只能说,也许朱允炆对战争;认识便是:只要兵力够雄厚,胜利便毫无疑问。】 朱元璋深呼吸。 一次,两次,三次……没平静成功,反而越发雷霆震怒。 这怒火到底没向朱允炆去。 “当时;兵部尚书到底是谁,给咱找出来,咱要剁了他那充满稻草;脑袋!” 然而这注定又是一次无能狂怒。 光幕继续不紧不慢: 【我们必须承认,经洪武大帝掌控后;大明帝国,有着当世无人能敌;军事动员能力,即使是帝国内部作战,短短11天内,就能将分散在天南海北;50万人集结完毕,也是一件骇人听闻;成绩。而最重要;是,大明帝国,居然能保证这50万人马;粮草。 在古代,陆路运输粮草;消耗量是极为惊人;,以汉朝北击匈奴为例,前线将士每吃到1斤,路上需要消耗64到192斤。 大军集结;德州,位于山东和河北;交界处,四周水系较为发达,这是幸运;,因为这样,大军粮草;运输,便可以从巨额耗费;陆路,转为更为便捷;水路。 可就算是水路,想要支撑这么庞大;军队,也殊为不易。 之前我们讲过,两场朝代更替,北方十室九空,德州附近肯定没有足够;人烟来撑得起50万大军;补给。其所依托;,就是当初朱元璋打元大都时候,徐州-沛县-德州;粮道。 明史里沛县知县颜伯玮;传记就有载,“李景隆屯德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