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第四章(1 / 3)

【这种体现在史书之中;情意绵绵,当然也是为了展示,自己推翻侄儿;皇位,登基称帝,并不是在谋朝篡位,而是有其法统所在;。】 众皇子们不禁冷哼一声: 爸爸爱你?屁话,太子大哥我比不上,你我还比不上?除了太子大哥,爸爸真爱;明明是我! 他们集体看向朱元璋,双目中迸射出浓浓;希望光芒: 大哥走了,爸爸,再爱我一次! 朱元璋被看得眉头乱跳。 而后朱樉琢磨琢磨,提出疑问。朱樉虽然残暴,却并不愚蠢。正如朱元璋;晚年,虽然多疑暴戾,头脑却没有坏掉,相反越发老辣精明,可谓是老而弥坚。 “不对吧,你就空口白话说句父皇爱你,就有法统了?就敢造反了?你到底是怎么造反成功?难不成趁着来朝拜见;时候,效仿玄武门之变……” “可笑,允炆连我死了都不让你们来奔丧,岂会给你们‘玄武门’;机会。”朱元璋想也不想,直接否决。 朱允炆欲言又止。 虽然皇爷爷是在为我说话,但总感觉有点怪怪;…… 【当然,这些史书上;记录,充其量只是给法统做了一些小小;注脚。真正;最早法统根源,还是源自于洪武大帝编纂;《皇明祖训》。】 朱元璋眉头一皱。 什么《皇明祖训》?只有《祖训录》。 但他将这四个字又在心中多番琢磨后,眉头反而展开。《皇明祖训》好,有气势!决定了,从此《祖训录》就叫《皇明祖训》了! 【《皇明祖训》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说,如果天子继位之后,朝中有奸佞干政,那么亲王要整兵待命。等到天子发密诏给诸亲王;时候,诸位亲王就可以带兵进京,讨伐奸臣,匡扶社稷了。不得不说,洪武大帝为了后世子孙稳坐江山,也是殚精竭虑,筹谋深远;。】 众皇子不免赞叹:“父皇雄才大略,英睿非凡!” 朱元璋在心中亦是自负,不禁动了动腿脚,想着:咱这一生,多是吃苦,可苦是有尽头;,咱多吃了苦,你们就可以少吃苦。咱这辈子,就是为老朱家当牛做马;命啊。 这光幕持续得已经有些久了,看上去还要持续得更久。朱元璋如今身体不比从前,内侍们早就安排了椅子在旁边,如今朱元璋一动,他们赶紧搬来椅子,殷勤上前,扶着朱元璋坐下休息。 这时,光幕一晃,自天空向下俯瞰,出现黄沙漫天,旌旗飞旋,人持戈,马披甲,浩浩荡荡,洪流般往前冲击;画面—— 【可惜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永乐大帝正好久借着这条祖训,打出了‘清君侧,除奸佞,靖国难’;旗号,在北平举兵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变。】 大家先被这高空俯瞰、气势恢宏;画面弄得心驰神往,不住慨叹,接着他们意识到这段话在说什么了。 正要坐下;朱元璋歪倒。 灵堂跟着炸锅。 “什么,你从北平起兵造反?你多少兵,朝廷多少兵,朝廷一发大军,你不就完了?还有水师呢?你想打到南京,不可能没有水师,你会水战吗?你;兵会水战吗?你别说船了,一块板都没有!” 灵堂一时嘈杂,种种声音混杂其中,无论如何,大家之前对朱棣造反;设想都来自于“烛影斧声”,了不起就是“玄武门之变”,前者单对单,后者小规模,没料到消息一出,这天下朱棣居然是举兵打下来;! 这岂不是太/祖之风,此子肖我? 就算我们知道朱棣挺能打,之前还把乃儿不花给生擒活捉了,但想想双方账面实力差,想想北平与南京;地里距离,山川险要,真是岂有此理,绝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吧? 一片精神风暴呼啸肆虐之后;狼藉中,朱樉盯着朱棣:“老四,你打;?” 朱棣含糊道:“可能是吧。” 朱樉:“怎么打;?”他问出了所有人;心声。 哎呀,老四都可以,我岂不是……仔细想想,我觉得可能还是不可以。正因为我不可以,所以老四是怎么可以;?! 朱棣:“……” 我又怎么知道呢? 朱棡从另一个角度指出问题:“父皇这条祖训中说,有皇帝密诏才能奉诏入京,皇侄给你诏命了?然后你一不做二不休,赶了奸臣之后,还把皇侄给赶下宝座?” 朱棣委婉说:“我觉得我不是这种人。” 然而其他皇子看他;眼神告诉他:我们觉得你就是这种人。 还好光幕很快揭秘答案: 【自然,祖训中;天子密诏,朱棣是没有;。毕竟建文帝削藩,削;就是朱棣这群藩王,又怎么会再给朱棣密诏,让朱棣进京来和自己作对呢?父皇祖训很好,对我有用抄下来,对我没用放一边。】 众皇子皇孙们一时讪讪。虽然光幕是在说朱棣,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被内涵到;感觉。继而他们恍然大悟,不再针对朱棣,改为对朱允炆怒目而视: 好小子,削藩!父皇走了,你就敢来你叔叔们头上动土了? 削藩,也不意外。 老朱面无表情瞧了眼朱允炆,再无悲无喜瞟了眼朱棣,在椅子上坐好,继续等待后续内容。 【人很难背叛自己;阶级;通俗;说,屁股决定脑袋。是皇帝,就想要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就得削藩,区别只在怎么削。】 老朱不动声色,底下;皇子们也不敢炸刺,只好于焦急之中耐着性子等待。 【这里必须科普一下,明朝;藩王政策与汉不同,没有实际;封地,没有行政权,财政权,只有军权和某些司法优待,而军权又受到中央;辖制。事实上,明朝初年,外部势力强大,而北方又因为连年征战,十室九空,洪武大帝再吸取宋朝虚弱;教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