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争鼎> 第一百二十三章 寒风中的队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三章 寒风中的队伍(1 / 2)

大汉边疆,重城定襄。

正是一月,万里难见红日头。苍穹无光,似鹅毛的大雪纷纷,天地白皑皑。

定襄是雁门关外第一大城,曾数次划立为郡又被废除,如今隶属雁门又有些超脱于外,县令隐有自主行事之权。

此刻辰时,正是早食之时。

虽然近期大雪连天难见阳光,日晷起不到效用,但凭借多年经验以及浮箭漏等计时工具,大抵哪个时辰还是知晓的。

县令戚行没有食饭,他站在城头往下眺望,心中只感到分外不解。

“那些流民来此做甚?”

“县君,这小人也不甚清楚。”

侍立在戚行身旁,县丞也很诧异,除却两人,城上的县兵们同样疑惑不解。

“从东而来……他们是幽州人?幽州大老爷不是刘宗正么?宗正何等宽仁,为何会有流民至此?”

“誰知道呢,不过都是些不长眼的,逃难都能逃错地方。咱并州比幽州只穷不富,张大老爷何许人也?自他上任州军打过一场胜仗?听说全贪空了。”

“嘘,县君在城上,莫要乱讲。”

“乡亲们,你们快别往前了,再往西走就是朔方了,难不成要去那苦寒之地避难?又或者是凉州……那更不得了,董老賊可是敲骨吸髓的豺狗诶!”

“听俺一句劝,要逃难往南方逃,荆州扬州哪个不富饶?传言那益州更是了不得,粟米多到府库都塞不下,放置在道旁随路人自行取用!如果能坚持的话就去益州吧!莫要往西了,你们走错了!”

城下比城上热闹多了,闻讯而来的无事县民聚集在城门口,望着不远处过路的难民队伍大呼小叫,却鲜有回应。

那些衣衫不整、面黄肌瘦的流民仿佛聋了哑了,只关注脚下道路。

对其它任何事物都置若罔闻。

队前的亭长没

有说话,只是摸了摸怀中的凭信,便继续默然前行。

风大雪大路不好走,他不能浪费半点体力为路人解释。尽管朔方已经很近了,但再近也隔着两个郡。

身体虚弱时莫说两个郡,有时就是一个亭、就是十余里,都叫人无力支撑。

从上谷郡一路赶来,不知翻越多少山峦踏遍多少泥泞,支撑难民们前进的是一股气,开口说话就生怕这股气散了。好不容易坚持到这,誰也不愿倒下。

“倒是坚韧。”

见流民缓慢而又坚定的向前行进,戚行微微挑眉。或是倾佩这意志,或是瞧见其中孩童而萌生恻隐,胖县令大手一挥,开口道:“煮点热粥米汤……”

“予他们人手一碗。”

干瘦县丞闻言一怔,他瞅着寻常一毛不拔的上官,愣了愣没说话。

感受到下官怪异的目光,戚行胖脸一红,旋即叹息道:“为官者誰人不想造福一方,救黎民百姓于苦难之中?”

“徐县丞,你是知道的。”

“你我这样无有靠山之人,在当今官场就如无根之萍,为官看似八面威风,实则处处受制。这雁门的县令有哪个不贪?我若清廉不随大流,必被排挤。”

“给宦官的买官钱,奉皇帝的上任礼金,还有每年送上面的香火钱,哪个能省哪个又能少?我出自寒门,如果任上不贪这些钱又从哪里来?这些你是知道的,徐县丞,这些你都是知道的。”

“下官都知道,下官都知道。”

意识到刚才眼神不对,县丞连忙转变态度。他满面敬佩,肃声开口:

“如今府库不太充盈,大人却心怀仁义施粥救济难民,下官佩服!”

“唉,你知道就好。”

“都说遍地贪官,可我等心中无奈有誰知晓?我何曾不想清廉为民,可不贪这县令一年就到头了

。多的本官也帮不了,分这千余难民一碗热粥还是能做到的,左右不过是将郡守的孝敬推迟些……”

摇头叹息,戚行不再多说。

他瞟了眼城下流民队伍,摆摆手。

县丞意会,当即退下安排去了。

身旁无人,戚行脸色顿时恢复平静。他望着漫天大雪,逐渐陷入沉思。

适才还没反应过来,还是下边县民的呼喊提醒了他。难民一路西行,目标非常明确,除了朔方还能是哪?

难不成真是去凉州被董卓敲骨吸髓?

如今朔方已经收回,郡守便是那位临戎县伯王耀,其号为义公,手段也较为宽仁。王耀执掌一个没多少民众的大郡,想办法号召点难民过来合情合理。

城下这伙流民,自然就是被号召者。

而诸如这般的响应者肯定不只幽州这一伙,千里迢迢赶去朔方,途中冻死饿死不计其数,偏偏幽州这伙全员抵达,就容易被关注。一问得知是定襄县令心善救济才得以保全,不就拉上关系了?

王耀宽厚仁善,知道自己救济前往他治地的难民,定然会萌生好感。

虽然大概率是无用功,就算真被问及而产生了好感,也未必有啥作用。

但不过千余热粥就可能博个善缘,那为何不去做呢?善缘看似虚无缥缈,却是很多时候办大事不可或缺的。

往后也许会求到王耀,或许就因没这点善缘而进不了门,又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