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问,裁缝婆娘的心都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顾清清,感觉她即将说出口的话宛如法官在判刑。
“奶奶!要是您做完一个月的针灸,加上汤药的话,能缓解到比这还松范一些的程度。”
听了这话,婆媳俩都高兴坏了。
老太太笑出了声:“真的?哎呦!孩子!要是真能那样,奶奶可拿什么感谢你哟!”
裁缝婆娘喜出望外:“清清!麻烦你了,我妈的病要是真能改善到你预测的那样,我做主,以后你家里的裁缝活,我们夫妻俩包了,免费给你做。”
苏清瑶也笑,愉悦至极,女儿的能耐别人不信,她是信的。
“用不着,我们家难得做裁缝,怎么能让你们免费?”
老太太穿好衣服,坐下来扣着扣子:“永壮媳妇!你就别推辞了。我们家拿不出钱,只能以工抵工。看病给钱天经地义,孩子给我看了病,老婆子拿不出来,让儿子儿媳妇帮你们干几天活也应该。”
裁缝婆娘跟着劝说:“这也没错,清清看病也是个辛苦活,不能说辛苦一场,啥都没捞着。那样我们心里过意不起,下次再有个什么毛病,也不敢上门来了。”
边上人也说:“对呀!咱们村穷,红包包不起,力所能及的事干些还是可以的。”
“没错,不能说什么都不收,白给人瞧病,那太对不起清清了。”
顾清清在边上没说话,把针碗端进厨房,里头的针捞出来用干毛巾一根一根擦了,重新包好。
缝衣针不能丢,还能留着用,照样缝衣服做鞋垫。
扣好扣子,梁老太太站了起来,也不用儿媳妇搀扶,起身开门,走了出去。
告诫儿子儿媳妇:“我身上松快多了,得回家睡会儿,你们去上工,不用管我。”
老太太其实年纪不是很大,六十多岁,要不是被病痛折磨着,也不至于弱不禁风。
胸口的憋闷减轻了,走路都畅快,她要自己走回去,好些年没这么轻松过了,十分想念走路不怎么喘的感觉。
梁裁缝有点担心:“妈!你能不能行?真的好多了?”
老太太笑着点头:“真的好多了,清清这孩子有能耐,她说要给我开个什么方子,一会儿你拿回来就成。我走了,不用担心我。好好上工,好好帮清清家做衣服。”
看热闹的几位妇女也跟着走了出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梁裁缝夫妻。
“你们别担心,我正好也回家,保证看着老太太平安到家。”
“对,我们顺路就过去了,你们不用特意跑一趟。”
“没事,就让裁缝婆娘送她回去。”坐在门口抽烟的顾永壮瞧了瞧梁老太太,“上工也不差这么会儿时间。”
顾爷爷觉得儿子言之有理,对坚持要自己回去的梁老太太说道:“老梁弟妹!让你儿媳妇送你回去,病刚好点,可不能再有啥闪失。”
老太太依旧摆摆手,谢绝了顾爷爷父子俩的好意:“不用,我自己能走。身上痛快了,感觉脚底下都有劲儿。好久都没这么舒坦过了,就想一个人走走。”
她都这么说了,顾爷爷和顾永壮没再吭声,瞧着梁老太太腿脚灵便地走了。
瞅着老妈的背影,梁裁缝久久没有回神。
已经很久没看到老妈走路走的这么快了,不得不说,清清手底下有真功夫,难怪市里头人家给红包一给就四十。
实在是她的医术值得这价。
老妈什么都没吃,就给扎了几针,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简直是换了一个人。
就算老爸在世,带她去市里头看完也没好的这么明显。要是针灸一个月,能让老妈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他得好好谢谢清清这孩子。
梁老太太身上利索了,走路虽然没有一般人腿脚快,跟她之前被儿媳妇搀扶着,走一步歇一会儿比,起码好了十倍。
朱大香看见她从那边走过来,身边没人扶着,吓一跳:“哟!梁婶儿!你这是好了?”
“没有完全好,好了一些。”被人问起,老太太心情舒畅,也没看这地方刚好是朱大海家门口,话篓子就打开了,“清清那孩子能耐呀,给我扎了几针,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
我胸口不闷了,喘的也不那么厉害,轻松了许多。啧啧啧!那女娃娃可不得了,就她那医术,比市里头医院的医生还强。”
跟着过去看热闹的也争先恐后给顾清清证明。
“老太太没说错,清清真的很厉害,一针下去,成功止住了她的气喘。”
“还懂得开方子,此刻在家里给老太太写药方呢?”
“我过两天把我爸接来,让她给看看那座老腰,疼了三五年了,要是能治好,保准送只老母鸡给清清补身子。”
朱大香刚才要回家喂猪,没空去跟着大家去看热闹,这会儿听说了顾清清医治梁老太太的传奇事迹,悔的直拍大腿。
“清清这么能耐吗?哎呀!刚才我就不该在家里喂猪,该跟着去瞧瞧。这女娃不声不响的竟然学会了针灸?听说那东西可是很难学的。”
老太太不以为意:“有志者事竟成,清清久病缠身,永壮媳妇又是个疼孩子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