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重演星辰> 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子打上门(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子打上门(一)(1 / 2)

考虑到如今大禹势大,外有东夷强族支持,内有不少人族百姓感恩戴德,再加上治水期间大禹聚敛兵力,集中权力,如今大禹的已是建立起了以自己个人为中心,独立于舜帝控制之外的体系,舜帝对此十分忧虑,生怕自己离去之后大禹会发动叛乱,于是也不敢妄动,只是不停的安抚,同时让儿子商均逐步的接触政务。

可惜天佑不测风云,舜帝于尧帝仙逝后在位三十九年,这年于南方巡守之时,经过苍梧之野时,忽然心神大动,昏了过去,众臣子抢救了三日三夜方醒过来,只是此时他已是双目失神,脸色无力了。舜帝知自己来日无多,而眼下商均却未能服众。于是找来众大臣,嘴角颤抖着对大禹说道:

“大禹,吾知你一直以来对吾斩了你父鲧耿耿于怀,其实,吾又怎忍斩他,只是不斩鲧,则如何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大禹闻言欲言又止!舜帝拉着大禹的双手摇头说道:“你无须再多言!吾自知大限已至,从此吾将人族交与商均手中了,你要好生辅佐于他,莫要摸了轩辕老祖宗的黑!”

大禹已是泪流满面,却还是不开一声!

舜帝无奈,对着群臣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经历一世,瑕庛难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皇者的威严是靠百姓的尊敬而得来。今吾向天下百姓下罪己诏,以此来为鲧正名,也能彰显大禹的贤德。”

话刚说完,大禹终于反应过来,他哽咽着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带领好我人族,尽心辅佐商均殿下,不负圣父、圣母、三清天尊的教导!”

舜帝闻言道:“如此吾可安心去矣!”言罢微笑而逝。众臣见状,忙纷纷跪倒于地,哭声一片。只见一条九爪神龙陡

然从舜帝身上飞出,在苍梧之野上空盘旋九圈,旋即吟啸着飞上九天,朝着火云洞的方向飞去!

商均和大禹领着一干人等朝着九爪神龙消逝的地方拜了九拜,随即带着舜帝的遗体,回转国都,宣告天下,举国大丧!

大丧之后,依照舜帝临终前地旨意,商均登上了共主之位。为了避嫌,大禹躲避到阳城,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而去朝见大禹。在诸侯的拥戴以及三番四次的较量之下,商均退位让贤,五十三岁的禹正是即天子位,以安邑(竟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姓姒氏,史称夏禹。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夏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夏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

当时,古越部落族长防风氏,总想独霸一方,自称越人各部落之长,不听夏禹的命令。夏禹在苗山大会上当众命令将他处死,并暴尸三天。各地诸侯、方伯深知夏王朝的威力和夏禹的神圣,再不敢冒犯禹王。那些没有参加朝见禹王的氏族部落听说此事,也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自此夏禹的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武功赫赫,震慑天下,人莫不尊!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在治水的過程中,夏禹曾经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瞭如指掌。

夏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

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

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夏禹掌权初期,阐截两教回归。上代帝师广成子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在人族重要事务中安插阐教中人,截教回过神来,也自要与阐教争夺权利,以便发展壮大自己的教派,传承道统,双方争的个你死我活,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弄的满朝文武人心惶惶,不可开交。

夏禹眼看着阐截二教相争,弄的鸡飞狗跳的,心中不喜。人族有难阐截两教避之唯恐不及,人族无忧两教却又卷土重来,实在是太过霸道。然夏禹深知实力浅薄,苦无良策。

两教中,阐教自五帝之始便扎根于人族庙堂之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势力庞大,根基深厚;而截教也是在五帝之始扎根于人族,但它的势力多在底层百姓,虽然还比不上阐教的高层优势,但盛在势力新生,劲猛势足。朝堂之上多是两教中人或是两教信徒,你争我夺,自是不肯干休,夏禹有心无力,自己继位时日尚短,自知自己争不过二教,便自坐上观,私下培育自己的领导班子,以待二教两败俱伤之后,好趁机夺权。

只是如今人族中多是两教修士,余者散修不成气候,也不敢跟两教弟子相争,毕竟人家背后有大BOSS,夏禹着实找不到一个可以培养起来的势力,为此他也是伤尽了脑筋。

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时大禹继位五年后,终于发现了一股可培育的力量,却是那旧时九黎部落余脉。

九黎部落本

是一人族部落,后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