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1066章 陋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6章 陋习(1 / 3)

朱慈烺的东巡,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去的。

毕竟,东巡的地方可不算近,沿途也得提前的准备,安排一下,各地的行宫,也要提前的布置好了,而且,朝鲜国,日本国那边,也得给朱慈烺,提前的准备要住的行宫。

呃,这是肯定的。

朱慈烺身为大明天子,驾临朝鲜,和日本,这两个藩属国,他们不得好好的预备一下,劳民伤财,花个几百万,给朱慈烺修几座豪华的宫殿?

所以,朱慈烺真正动身出行,大概得等到,明年的隆武十四年喽!

……

朱慈烺要东巡朝鲜,和日本,在大明朝,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没人想到,朱慈烺竟然想兴趣一起,跑到了这俩藩属出巡。

而朝鲜和日本的反应,也是很激烈的。

朝鲜王国,在朱慈烺北伐鞑清之时。

由当下的晋国公,也就是李定国,带兵入朝。

当时的朝鲜国王李倧是一个蠢货,他敌视大明朝的举措,彻底的毁了朝鲜国的江山,他当时的眼光太差,没能够看出来大清国日薄西山的局面,以至于在大明天兵杀入到半岛上之后,竟然带着一票两班贵族出身的忠臣们,麻溜的跑过了鸭绿江,去求大清爸爸帮忙。

可惜的是,李倧的大清爸爸明显有些不太中用啊。

呃,大清国当时是自身难保,虽然多尔衮想要拯救一下朝鲜的存亡,但奈何,力不如人,最终只能够失去了朝鲜,而李倧的下场,也没好到哪去。

大清国很快就成了金国。

而他也被拘到了南京城内,审判过后,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不过考虑到他的身份比较特殊,朝鲜国内还有些同情他的朝鲜民众,朱慈烺到头来也没真凌迟他,而是赐了杯毒酒,让他自个自杀。

李定国带兵入朝后,李倧逃亡大清国。

朝鲜半岛的政治格局,就被彻底的打破了。

当时在朱慈烺的指导下,李定国这个朝鲜王国的太上皇,就以武力支撑下,对朝鲜王国进行了一番改造。

首先们,复制了一下大明朝的减租减息制度,减轻了大量,饱受两班贵族,和地主们压迫的朝鲜人民身上的负担,让他们的日子稍微过的好了些。

同时呢,还在朝鲜开科取士。

取中了一大批原本没有资格当官的两班庶出——没有平民,因为朝鲜王国的平民百姓,大概是读不起书的。

寒门崛起这种事,在朝鲜国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过,由于两班内特有的歧视,所以,这些个庶出出身的朝鲜官员,实际上也是心向着大明朝,忠于朱慈烺的。

因为没有朱慈烺,便没有他们的春天,便没有他们当官的机会……

除了这俩外,朝鲜王国内,李定国还靠着抄没,那些个跟李倧逃亡了大清国的两班贵族,用武力的方式,强行的收回事了一部分土地。

然后,用这些土地,分给了在百姓里面,挑选出来的勇健,训练出来了一支规模在三万人的军队。

而这,就是当下朝鲜王国的所有情况下了。

现在的朝鲜国,就是一群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上来的文官,组成的王廷,在进行做事。

一种,是大明朝过来的上国官员。

代表着的是朝鲜国的王权——朝鲜国王现在空着呢,所以就只好由朱慈烺,派遣一些大明官员,过来监督。

一部分,则是以朝鲜王国的科举制度选拔上来的科举文官。

至于,那三万朝鲜国卫所兵,或者也可以说是府兵里面的军事将领嘛?

朝鲜王廷跟大明朝一样,都是重文抑武,而且更严重一些,所以他们是发挥不出来多大的作用的。

毕竟,朝鲜王廷也不担心,这些武夫们搞事——毕竟朝鲜王国头顶上,还有一个大明爸爸嘛,朝鲜国这些不能打的武夫,倘若不服气,搞事了的话,自有大明爸爸那边的精兵悍将,去教这些不太能打的朝鲜武夫们做事。

此刻,当朱慈烺决定东巡朝鲜后,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汉城。

呃,现在当然是叫汉城了。

否则,总不能够直接叫首都吧?

对于朱慈烺的光临,朝鲜国上下,还是蛮重视的。

驻朝大臣,代表大明朝廷,行使朝鲜王权的是一个叫陈应德。

对,就是那个逮到了杨白劳,后来在山东任上,没能够把多铎这个清虏给揪出来的,以乡官入仕的举人。

在仕途上,经历了十六年的沉浮后。

已经到了知天命之间的陈应德,现在在仕途上,混的是相当不错,已经当上了大明朝的驻朝大臣,从三品大员。

只在朝鲜呆上几年,回了大明朝。

如果运气好,活的久一些,他大概是可能熬到入,调任回国,然后充当某个边远省份的封疆大吏,再被调到一个较富庶的省份,或是提名某个总督,倘若能再活个十来年,活到七十岁。

入直中枢,成为大明朝的部阁高官,流名千古,也不是不行。

而陈应德明显,也是知道,自己的仕途,想要走到顶尖,是很困难的。

别说是,混到部阁了,能够分到一个差点的边疆省份去当封疆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