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1002章 莫卧儿国的七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2章 莫卧儿国的七寸(2 / 3)

下的阿三们,不服王化,要与我大明朝为敌,死扛到底。”

“哼哼。”

李定国冷哼一声,他说道。

“倘若说,沙贾汗,还有其国的贵族们,想要与我大明朝死扛到底,我倒是肯信,可印度的阿三们,哪一个在乎,自己头顶上的主子是谁?”

“他们才不在意这些呢。”

“莫卧儿国,之所以能够与我大明朝相抗,哪怕是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稳扎稳打,那根本原因在于,沙贾汗他们,退路尚且还在。”

“他们的退路在哪里?”

“当然是在北面的阿富汗,在北面的这个布哈拉,也就是河中之地。”

“正因为,有了北边的退路,他们才敢,与我大明朝相抗。”

“因为他们知道,哪怕是打不过我大明朝,大不了将来也就是退守阿富汗,或是河中之地。”

“因此,开伯尔山口,就是莫卧儿国的七寸所在。”

“只要我军,直扑这里而去,莫卧儿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与我军决战,然后被我军,斩杀殆尽!”

“要么嘛,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仓皇丢下印度的一切,赶在我军杀至开伯尔山口之前,北窜到阿富汗。”

“否则,一旦开伯尔山口,为我大明朝所夺。”

“届时,印度上下,将再无退路。”

“自沙贾汗始,王公贵族,悉数要成我大明朝的刀下之鬼。”

“届时,他们要么死抗到底,等着挨刀。”

“要么嘛,就唯有跪地投降,将印度的大好江山,拱手奉让给我大明朝。”

“如此,保全宗族性命,保全富贵身份……”

不愧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战略家啊。

朱慈烺的对印策略,那是步步蚕食。

但是,李定国呢。

眼光却直接穿透了整个战局,将目光定在了开伯尔山口,这么一个莫卧儿国七寸上面。

此刻,听完了他的一番话后。

郑芝龙是惊的,有些个说不出话来,他诧异的打量着面前的李定国,有些不可思议于后者的见解,是震撼无比,又带着钦佩。

“晋国公这番雄论,让老夫是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啊。”

说到这,他是猛拍大腿。

“这个莫卧儿国的七寸,确实是正如晋国公所言,就在这个开伯尔山口。”

“老夫在西疆呆了这么久,都未曾琢磨透这个道理。”

“看来,终究是老了,不中用啊……”

“当局者迷嘛!”

李定国虽然狂,但也没狂到,跟郑芝龙作对的地步,二人都是大明朝的顶级人臣,搞好关系,自然是很有必要的,只听李定国笑道。

“台国公之前,一心想着开疆拓土,眼光只局限于了面前的地步,未能够着眼于全局,这也是很正常。”

“我从国内初到西疆,但却苦于任期有限,不能够久留,想要在有限之任期之内,取得盖世之功业,自然是需要好好琢磨一下全局战略了。”

“所以,这些日子是冥思苦索,终于找到了这个莫卧儿国的七寸所在。”

“只是,虽然找到了这个七寸所在,但是,攻击莫卧儿国的这个七寸,却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可不是嘛。”

郑芝龙重重的点了点头。

“攻击这个开伯尔山口,必须要带大量的民夫,还有物资。”

“光拿下开伯尔还不够,还得防御住南北两个方向的莫卧儿国兵马,过来争夺开伯尔。”

“所以,虽然找到了七寸,但正所谓打蛇七寸不易一样,这个七寸,不是那么容易打的到的。”

说到这,郑芝龙看向了李定国,询问。

“晋国公以为,攻其七寸,需要多少兵马?”

“两路大军,至少六个军!”

李定国说道。

旋即,话锋一转。

“就是把西疆总督下辖的,所有兵马,全部召集起来,另外,倘若天南郡王,能够派麾下三万兵马,前来助阵,那就更好了。”

“那就是十六七万大军了。”

“不是个小数目啊。”

郑芝龙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又皱眉道。

“如此大军,后勤可不容易供给啊。”

“这十几万大军,在我看来,应该分兵两路,一路扑向阿格拉而去,声东而击西,另外一路,则直插开伯尔山口而去。”

“总而言之,两路大军,不必行进的太快,要给莫卧儿国,以反应的时间……”

“给他们决定,是跟我大明朝打决战,还是仓皇撤走的时间。”

“你的意思是?”

郑芝龙有些不解。

而李定国则笑道。

“莫卧儿国,就是再弱,也有些敢战之兵。”

“我军何必与之死磕?”

“徐徐而进,倘若他们反应过来,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阻拦我军,扑向开伯尔,与我军打野战。”

“要么,就是赶在我军,夺取开伯尔山口之前,仓皇撤走。”

“还有一个,倘若他们增兵开伯尔,固守当地呢?”

郑芝龙说道。

李定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