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998章 电的妙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8章 电的妙用(1 / 2)

朱慈烺突然间,停止每年十八万移民。

同时呢,还宣布在六月后,到达所有殖民地的移民的均田田额,最高被限制在五十亩。

这么一个消息。

无疑是在大明朝,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大明日报等官方报刊,都在长篇累牍的解释着这么做的理由。

但朱慈烺这么做,还是极大的打击了,大明朝的百姓,殖民的积极性——毕竟在之前到殖民地,苦一点累一点。

那只要奋斗,将来起码是一个种植园主。

或者是一个农场主,地主的身家。

可现在呢?

再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出去。

最后落得的,却仅仅只是一个自耕农。

这对于移民的吸引力,自然是大减了。

当然,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在政策更改之前的几个月内,由于提前公布了这个政策,所以,前往南洋,大洋洲的移民数量大增。

不过。

饶是如此。

对于十八万,原本已经被召集起来,就等着往美洲去,结果美洲去不成了不说。

均田额还变成五十亩的大明丁壮们而言,他们的意见,还是蛮大了。

呃,再大也没用。

因为大明朝廷的铁拳,可是厉害着呢。

可不是他们不高兴就行的了。

何况,朱慈烺这个大明朝的隆武天子,还是要比日本国内的野尻,还有范文程要仁慈点的,虽然暂时,没办法把他们往美洲送了。

但是,朱慈烺还是拿出来了三十六万两白银,给他们发遣散费。

一人两块大洋。

不白使唤他们啊!

不过饶是如此。

十几万丁壮,突然间被遣散了,还是在大明朝,掀起了不小的风浪了。

原因很简单。

虽然他们领了两块大洋的遣散费。

但是呢,却也遇上了不小的问题——那就是两银元的遣散费,根本不足以,让他们走回自己的家乡。

所以,他们只能够南京,上海一带寻活计,谋生路。

但这市面上,一下子多了十几万的劳动力。

这想要谋一个差事,又谈何容易?

这内卷之程度,一下提高了,不只一个等级,虽然饿死人的事情,大概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大明朝现在,不缺粮食吃。

尤其是,朱慈烺深知一件事。

那就是。

华夏的百姓,可以称之为,这个世界上,最为温顺的百姓了。

他们在不到饿死那个地步的情况下。

是断然不会,主动的去造反的。

因此,朱慈烺在各大城市,都是要免费的粥场,提供免费的食物的。

食物当然,不能够指望有多好了。

只能够维持人,饿不死,同时呢,也撑不着。

不过,朱慈烺不知道的是,他这么做,确实可以让老百姓不造反,但是,倘若在有心人的蛊惑下,这些人倘若闹将起来,对于他而言,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最让朱慈烺没有想到的是。

大明朝引以为傲的技术进步,同样,也会催生出来,对他不满的各种事情……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

技术的发展,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先进技术,淘汰掉了大量的工人,劳动力。

而随着,金陵大学工科院研究出来的蒸汽机车这一革命性的运输技术的问世。

只要将来,大明朝的第一条铁路修成。

那么,势必会有无数,靠运输货物的为生的工人,失去生计。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隐藏着的危机。

朱慈烺是没有意识到的。

他正得意于,自己的隆武盛世所取得的种种成功。

没错。

就是隆武盛世。

在朱慈烺,还有大明朝的百官,群臣们看来,大明朝如今,当然是盛世了。

而且,还是铁板钉钉的盛世。

是古往今来,未曾有过的盛世。

此刻,在庐山避暑的朱慈烺,正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的,几个金陵大学的研究员,向他展示着,大明朝最新的科学成就——一种名叫电的火花。

这可是,革命性的技术发展啊。

“妙啊,妙啊,真未曾想到,这雷电之力,竟然能够为人力所用,人力,也能够创造出来这雷电之力……”

此刻。

看着那电火花,将一只小白老鼠,给电的直抽抽,一旁观察着实验的首辅魏藻德,忍不住感慨道。

“可不是嘛。”

张国维正是赞叹不已。

“真不曾想,这世间竟然有如此奇妙的机器。”

“这算的了什么啊?”

闻言,朱慈烺在一旁,轻笑一笑。

电磁原理,这玩意当然也是,朱慈烺这个,未来历史上,少不得要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科学家”,“现代诸多学科的奠基人”的发明创造了。

虽然朱慈烺,不过是,绞尽脑汁,将自己在初中学习到的那些个知识,传授给了大明朝的技术人员。

但饶是如此,他所知道的这些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