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994章 留学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4章 留学生(1 / 3)

“说来听听,什么事啊?”

朱慈烺好奇的询问,傅山不敢怠慢,他赶紧解释道。

“陛下,并非是甚大事,无非就是,关于西洋诸国,往我朝派留学生的事情。”

听罢,傅山不敢怠慢,赶紧回答道。

朱慈烺脸色顿时一变,有些古怪。

无他,在穿越过来之初,朱慈烺实际上,是生出来心思,往欧洲诸国,派留学生的,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够成行。

其中,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欧洲,虽然有所谓的“大学”,但却没有一座,真正意义的大学。

哦对了,金陵大学。

可以说,是这个时空,第一座,具备现代意义的大学了。

因为现代高等学府,他不仅仅传授,以往的知识,他还进行研究,创造。

没成想,朱慈烺没能够,往欧洲派成留学生,时至当下,欧洲诸国,竟然想往,大明朝派留学生了,这也是,傅山会过来,向朱慈烺询问建议的原因。

大明朝的金陵大学,乃是大明朝的最高学府了。

想要进这所大学,只有三种方式。

最基础的一种方式,也不考验家庭背景,财力的。

那就是,靠自己了。

努力。

努力。

再努力。

当一个被后世官方公然嘲讽鄙视的“小镇做题家”然后大脑再拼命的超频,再加上祖坟冒一冒青烟,然后考上。

这个是非常难的,也是底层学子,唯一的出路。

因为他们都是统一试卷,统一考题,统一录取分数,没有任何差距,南京,上海等地的户口,也不至于,能够低分录取。

河南,河北户口,也不至于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被录取。

毕竟,大明朝也没户籍制度,这种因为户籍,而形成的变相种姓制度,在大明朝不可能发生的。

至少,在各大学的录取上,走考试这一路线的。

还是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公平竞争。

而除了考试外,考虑到大明朝,是一个资本主义,还有封建主义国家,还有另外一种不太公平的制度。

那就是,那就是皇帝特批,有功将士,功臣之后,免试入读。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方式。

以及呢,倘若富商能够一口气损个几万两银子,也可以买入到金陵大学——他们捐的银子,正好作为贫寒学子们的花销。

总而言之,这三种模式,就是大明朝,金陵大学招生的根本制度。

大概也不可能发生变更了。

未来可能更改的,或许也就是限制皇帝的权力,以及,提高富商捐款的额度。

不过,这个招生制度里面,却没有提及留学生。

实际上,在如今的大明朝内,也没有留学生这一,在后世非常出名的群体存在。

一是,这年头,空间的距离,与交通工具的不使得,使得来自于非洲的高端人才,没办法进入到大明朝境内。

第二,非洲的高端人才,在当下的大明朝这边,只能够被当成高端农具,进口大牲口使用,是没有资格入学学习的。

因为在大明朝的官方定义里面,他们不属于人。

他们属于畜生。

属于跟牛马,猪羊一样的存在。

被开除人籍了!

所以,在后世印度,这些非常,常见的黑色高端人才,一年领大两三百万卢比,配三个印度三妹当学伴的家伙。

在大明朝,是没有出路的。

别说是当留学生了。

连人都算不上,倘若未来,在大明朝控制范围内的黑人们,想要解放的话,他们最先一步,并不是废奴——因为他们还不是人,他们先争取,人这个身份。

而除了非洲留学生外。

欧美国家的留学生,也受限于空间的距离,和交通工具的落后,不好过来。

不过,时至当下,随着大明朝,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发达。

已经有许多,欧美国家的人物,意识到了大明朝的先进所在,打算派遣,留学生过来,学习大明朝的,先进文化知识。

然后回去,建设他们美丽的祖国。

而这些人,也就找到了金陵大学的校长傅山。

可惜的是,傅山哪有决定,去做这样的决策啊?

他索性,便借着,这个来觐见朱慈烺,汇报蒸汽机车研究情况,和铁路事宜的机会,过来面呈朱慈烺,询问朱慈烺的意见。

“皇上,这些欧洲诸国,想往我朝,派遣留学生,其中,法国,英国,还有荷兰,葡萄牙国,神圣罗马国,就连罗刹国,也有。”

“您看这个……”

“这个嘛……”

朱慈烺皱了皱眉,他也不知道,当如何决定这个问题。

朱慈烺仔细思考了一下,后世的欧美诸国,好像并不禁止华夏的留学生。

哪怕是,满清之际,他们也不拒绝来自于满清的留洋学童。

不只不拒绝,反而,对于这些愿意留学的,他们是呈欢迎的态度。

特别希望,满清能够派出来,留学生到他们的国家。

这既有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