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791章 两位藩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1章 两位藩王(2 / 2)

然也可以十分轻松的在朔方购买到了一批三百枝的火铳!

然后,就是运出城了。

将这些火铳运出城时,卢忠心里实际上是很忐忑的——就怕被城门口把守的官兵们,给发现喽啊。

这边是不禁绝火器,但他卢忠,弄这么多新铳集中装在一块,一看就是想搞事。

一旦被查出来,还不得治罪喽?

不过,有惊无险的是,守城的官兵,一如既往的散漫,压根就没好好搜查,所以,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出了城。

出城之后,便一路向北,开始往回走。

一路艰难跋涉,花了一个多月功夫,他们终于赶在八月十五,风尘仆仆的又重新回到了大唐境内,当然,离到长安城,还得半个月——大唐的长安,离东面的边境,可是远着呢。

八月十月,中秋佳节。

当卢忠他们,正啃着羊肉馅,用肉夹馍伪装成的月饼,在过着中秋节的时候。

位于庐山,随着入秋。

天气渐凉,朱慈烺也决定离开,呆了数月的庐山。

当然了,离开庐山。

不过,在离开之前,朱慈烺却在自己位于庐山的别墅里面,见了两个人。

明代在江西,有好几个藩王,不过里面,唯一一个比较出名的,就是宁王了。

毕竟他造过反不是。

可是,除了宁王之外,还有三个藩王,分别是封在饶州的淮王,还有封在江西建昌的益王。

还有一个荆王。

不过荆王已经绝嗣,所以只剩下了淮王,益王。

淮王朱由桂。

这家伙,历史上跟他爹朱常清一块,跑路到了福建,后来不知下落,而他爹年常清,则在朱聿键死后,被拥立为监国,年号“东武”只可惜,后来又因为郑成功奉永历正朔而逊位。

这会,朱常清已经在隆武元年过世,因此,朱由桂以世子之位,继承淮王之位。

益王朱慈炱,此时,正站在朱慈烺面前,态度是格外的恭谨,小心翼翼的看着朱慈烺——他们俩都是在江西当藩王的,一个是在饶州府,一个是在建昌府。

明末江西也曾闹过灾,也曾民不聊生。

淮王,益王二系的宗子们,过的凄惨的也不再少数,有些甚至还因为实在饿的受不了,参加了崇祯年间,江西的农民起义。

但这,并不影响,淮王跟益王二位藩王的美好生活。

虽然在崇祯十七年,朱慈烺带领着大明朝廷,以抚军监国太子的身份南迁后,下令实施减租减息,一体纳粮,开始收淮王,益王家的赋税,并且,以财政不足,对抗国难为理由,要求他们两个藩王,各自捐款了二十万两,还断了他们的俸禄。

但是,淮王,益王家大业大。

朱慈烺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了他们的美好生活,而且当时的这俩藩王,也没胆子跟拥兵南下的朱慈烺的作对——朱慈烺多凶的人啊?这些废物藩王哪敢跟他作对?

而且,这些老朱家的“猪”,实际上也不是蠢蛋,知道大明朝亡了之后,他们没有好下场,也知道朱慈烺是为了保他们的朱家江山,让他们这些“猪”们,可以继续过好日子。

才这么做的。

所以,他们虽然肉痛,但也没有搞事。

只不过,让二位藩王疑惑的是,这都隆武五年了,朱慈烺到庐山避暑就避暑吧。

结果,避暑结束,临走之前,却把他们俩请到了庐山上面,说是要共赏庐山之月,顺道,再商量一下国事。

这可把两个藩王给整懵了——大明朝的国事,再怎么着,也轮不到跟他们俩藩王商量啊?

在弄不清楚,朱慈烺葫芦里卖着的究竟是什么药的情况下。

淮王朱由桂,还有益王朱慈炱,是忐忑不安的站在朱慈烺面前,等候着命运的裁决——他们俩虽然不明白朱慈烺是出于什么目的,叫自己过来,但也知道,事出无常必有妖,而且,考虑到朱慈烺以往的行事作风,这一回准没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