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498章 不放在眼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8章 不放在眼里(1 / 2)

崇祯二十年,二月二十七。

一场决定大清国命运的战争,随着大清皇父摄政王带领着已经至天津的十万大军出动。

位于大沽城南边十几里地的明军临时大营里面。

朱慈烺则盯着沙盘上面的明军部署。

“殿下,臣的以为是,先跟鞑虏打一场野战,野战当中,方能够发挥出来我军之火力优势,不过野战并不大打,挫敌锋芒,歼敌个一两万人,杀杀他们的威风,然后再退守营垒,慢慢的消耗清虏,等到后天,第二批登陆部队赶到后,再转为反击……”

“就这么打吧!”

朱慈烺点了点头,具体的军事他是不会插手的,因为朱慈烺不喜欢微操,他也知道微操的坏处。

这时候,外面又有参谋送来最新军情。

“殿下,探明白了,又逮了几个俘虏,清军的规模大抵已经查出来了,眼下清虏最前面的兵马,乃是清虏的新军有三万来人,后队是多尔衮率的十旗兵马,有五万,更后面,还有更在路上的七八万人马!”

“加一块,有十五六万!”

“新军?”

朱慈烺有些诧异。

“多尔衮去年练的那支新军?”

“对!”

后者赶紧回话。

“呵呵,多尔衮还敢练新军,他是不知道他的大清国会亡在谁手啊!”

朱慈烺冷笑一声道。

历史上那个大清国就是亡在新军手上的。

大清新军,这可不是个好名啊。

练新军更不是个好兆头!

“殿下这是何意?”

旁边的陈永福格外不解,朱慈烺没回答,而是询问。

“这个大清新军,怎么样啊?”

“不错!”

军帐外,一阵脚步声传来,旋即,但只见到陈德,闯了进来,风尘仆仆地朝朱慈烺道。

“殿下,臣刚刚过去看了几眼,鞑虏这支新军练得着实不错,比咱原先的御前亲军都强……”

陈德是伪装成普通斥候,到了清军附近观望了一阵,他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这支所谓的大清新军,肯定也算得上精锐了。

一旁的周遇吉闻言,却不免担忧。

“那比我军现在呢?”

“那自然是不如,清虏新军一半都是长枪手,而且火枪上也没有刺刀……”

陈德赶紧回话。

“这样啊!”

朱慈烺点了点头。

笑呵呵地道。

“不足为虑,清虏还是太落后了,这西洋练兵,他们倒是学了,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道理,我大明与清虏之间,休战已有这么长时间,我朝也换装了燧发铳,战法也更变了许多,可清虚,却拿着前两次南侵时的经验来练兵,哼哼,这焉能不败呢?”

“殿下圣明,论火力密度,这支新军,不过我大明朝同等兵力的三分之一,到了战阵之上,那就是挨打的货……”

旁边的陈德也表示认同。

而朱慈烺却是点点头,笑呵呵地道。

“不过,多尔衮也挺厉害的吧,以手下这么点贫瘠的地盘,竟然能拉出来几十万大军跟我大明朝相抗……”

“而且,我军刚至大沽,他们就能调动十几万人马出征,看来多尔衮是治军有方啊!”

“殿下,多尔衮是穷兵黩武,直隶百姓都让他们害成什么了,才整出来了这些兵马,至于直接调动十几万兵马?这一点殿下可能有些不知,从去年开始,多尔衮就把原先摆在直隶州县村镇的旗庄给撤了,把十旗的旗丁全都迁到了京畿居住!”

“这么一来,便不用到各州县乡野征调旗丁,一遇战事,命令一下,一二日内,京畿的旗兵便会到营中报到,点起兵来自然是快了些!”

“何况,我朝北伐,那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多尔衮恐怕早有准备……”

周遇吉禀报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感慨道。

“多尔衮倒是想了一个好主意,这是跟流寇学的吧?”

“殿下圣明!”

闻言,旁边的王家彦点头道。

多尔衮确实是跟大顺学的。

原本大清的旗丁,除了八旗之外,剩下的两绿旗,都是散在直隶境内的各个农庄里面,自己经营庄子。

但这样的动员效率太差,所以,从去年春天开始,多尔衮就更改了大清的军制。

将这些绿旗旗丁,全都抽调到了京畿一带的大城市附近。

至于如何养活他们嘛?

也很简单。

无非就是,把原先的土地,包衣收入到各旗都统衙门底下,然后,再由各旗都统衙门统一耕作,收上来粮食后,按比例发给旗丁,如此一来,既省了旗丁经营农庄所花费的精力,也可以让旗丁专注于训练作战。

同时,又可以减少他多尔衮动员所耗费的时间。

而正因为多尔衮进行的这一番改革,才使得当朱慈烺这一次北伐之时,哪怕是出兵很是突然,但多尔衮仍能够在直隶纠结起来十几万人马的原因。

不过朱慈烺对此并不在意,他呵呵笑道。

“不管这些,管他改成什么样,这十几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