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418章 要报仇的多尔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8章 要报仇的多尔衮(1 / 2)

炮声响起。

三磅炮打出来了一轮密集的齐射,但却不是往人堆里面射,而是一股脑地把炮弹砸到了清军队伍里面。

一时间,人仰马翻的同时,不少炮弹砸在冰面上的时候,还顺便砸残裂开冰面,后面的马儿,再加上起码两百斤打底的清虏(连人带甲胄带兵器可不止两百斤)往上面一踏。

那冰想不裂开都难啊。

扑通扑通。

不少鞑子正冲着呢,就掉到了冰窟窿里面。

然后连挣扎都没挣扎几下,就沉了底了——棉甲这玩意多吸水啊,而且穿着甲胄带着兵器,就是会游泳,掉到水里面也得立马沉了底。

看的是黄得功一阵心疼啊——这黄河可不是一般的河,而且这大冬天的,鞑子沉了底,就是想派人下水把它给捞上来都难,这沉底的哪里是鞑子?

这分明是白花花的银子在往河里面扔啊!

就是再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了。

大清国的多尼贝勒尼堪,还是颇有一番悍勇,他正挥舞着腰刀,不停地嚷嚷着喊杀,但还不等他上前,一颗炮弹就砸到了他身边,砸死了几个白甲兵的同时,重重的撞在了尼堪附近的冰面上,正当尼堪幸运于自己没被炮弹打中的时候,随即,伴随着周围的冰面上面的裂纹,以炮弹的落点为中心,向四周裂开,连人带马,有七八百斤重的他,直接就成了压垮冰面的最佳选择。

扑通一声,几块巨大的碎冰掀起,尼堪还有他胯下的那蒙精挑细选出来蒙古马,就跟他一块,沉了底,一块地被淹死在了黄河水里面……

“贝勒爷?”

何洛会离尼堪有一二十步远,差一点也跟着一块沉了底了,他哆嗦着趴到了那裂开的冰面旁边,朝里面一朝,浑浊的河水里面,连尼堪的影都看不见。

“呜呜……”

何洛会哭嚎了几声,似乎是在为大清国的多尼贝勒尼堪招魂。

在密集的炮声里面,刚刚冰封,还没冻的多结实的黄河冰面,被炮弹打了出来的窟窿与裂缝里面,不知沉了多少鞑子,剩下的鞑子也没能冲到明军面前,其中不少绿旗奴才兵在主子尼堪都死的情况下,索性跪地投降了。

不过,虽然打了一场大胜仗,但黄得功却一点也不高兴,他在解决了这些北逃的清虏之后,便随即派兵,于当天对豫北数府,进行了一番浩浩荡荡的劫掠。

是真正践行了三光政策。

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悉数杀掉!

至于人口嘛,愿意跟大明朝走,结束为奴生涯的,那就一块回河南,不愿意的嘛?

那就不能留,要立马杀掉,因为这是汉奸!

而且,他们的存在,也会给大清国提供军事潜力。

少了尼堪及其麾下的两万精锐十旗天兵,豫北的清军,压根就不敢出来找第六军的麻烦,是固守城池坚守,而明军也识趣,不去打州府城池——打下去也难守住,何况这是肢解清军战争潜力的。

黄得功对豫北的敌占区进行三光,整整持续了三天时间!

成功地解救出来了二十多万,沦为清虏手下奴才的百姓,而且这些奴才还都是丁壮,而且,又杀掉了五六千个在乡的清军绿旗奴才兵(实际上他们也是想投降的,可奈何第六军实在是缺军功,又不能杀良冒功,就只好斩了他们的奴头了领赏了)。

除此之外,黄得功还在豫北的乡间,那些个大清奴才兵手底下的旗庄里面,弄到了一万多匹的马(旗庄嘛,当然要负责养马了)还有七八万石的面粉小麦,两万多头大牲口(牛驴骡之类的)。

而在三天后,黄得功也不久留,趁着清军大军未至,便火速地让第六军带着带着抢来的物资牛羊,牲畜,人口撤走。

至于黄河南那些个清军吗?

则或降,或死了,仅有硕詹带着一小股人马,向东趁夜侥幸逃走。

总而言之,这场在张国维,潘云腾,黄得功等人领导下中原之役。

是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明军这边,取得巨大胜利,让豫北的清虏数月间无力南犯,可以专心在冬天修河堤的时候,大清国那边。

在初九这天,到达天津的多尔衮,正屯兵于天津城。

这一回多尔衮到天津,是打算带着大清国刚刚铸出来的几十门黄铜臼炮,还有那些个炮手,趁着冬天大沽棱堡那边外援断绝的时候,一举拔掉这个明军据点,为明年开春后,大清国与西夷通商奠定基础。

可多尔衮,才到天津的第二天,也就是初六那天,就接到了中原那边,硕詹送过来的急报。

得知了尼堪战死的消息。

据多尔衮这所知,尼堪战死沙场时那叫一个英勇,是口乎杀贼,身中数十矢弹,矢尽之后,拔刀应战,刀都砍钝了,赤手空拳与敌军继续搏杀,数负百创,最终体力不支,倒在了朱贼的群殴之下,临终时还高呼大清万岁……

可就是这么努力,到头来还是没打赢,这可真是怪了啊!

所以,多尔衮对于硕詹送上来的详报是一个字也不信——多尔衮是马上摄政王,可不是道光这种糊涂蛋昏君,怎么可能会信了手底下写的跟演义小说似的战报?

不过,虽然里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