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239章 清军在哪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清军在哪里?(1 / 2)

陈桥!

豪格在十一月初二这天,一场小雪过后,接到了多尔衮的急令,看到这急令上,让他火速出兵过黄河,然后杀入到归德府,绕过商丘,夏邑,永城诸城,直扑位于徐州南边的宿州,然后封锁宿州,睢宁一线,防止南朝御驾亲征的队伍南逃的命令时。

豪格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但他还是按照多尔衮的军令执行了命令!

毕竟多尔衮如今是摄政王,而且还是大清国这场南征之役的总指挥,豪格可不敢不尊重他的命令,要不然,说不定还会被多尔衮借故给好好的收拾一顿呢!

所以,在接到军令的当天夜里。

一直在陈桥猫了许久的豪格,便悄悄地趁着夜色,仓促东去!

“督师,督师,东虏撤离了陈桥!”

中午时分,隔黄河紧盯着陈桥情报的明军,终于发现了陈桥内的清军已经退走。

眼下,高杰是扯着大嗓门向史可法禀报着这个消息。

史可法闻言,顿时脸色骤变。

“清虏是什么时候走的?为什么没有发现?他们往哪去了?”

“督师,昨天晚上还见鞑子在陈桥,今天一大早就不见了,这些鞑子,十有八九是昨天夜里悄悄走的,也可能之前就走了大部,留下的都是虚兵……”

“那走了的鞑子去哪了?”

史可法不由地流露出来了担忧之色。

如今陈桥的清军实力可不弱,这里面可是有两万满洲兵,还有两万多的绿旗兵(投降的许定国,刘泽清部)。

近五万大军啊!

这么多人马。

足够影响这场大明与鞑虏之间的决战的胜负了!

而高杰闻言,浓眉大眼,蓄着一大把又黑又密的大胡子,搁这年代属于典型帅哥的他,(高杰当然得帅了,要不然也不能给李自成戴那顶绿帽子)也不由地紧锁起了自己的剑眉,然后禀报道。

“不知道,督师,除了这件事,咱们撒出去的探马,斥候,也没传回来消息,末将估计,恐怕,恐怕是被鞑子的精骑给遮蔽了战场了……”

“那就多撒去些斥候,探马,然后询问各城守军,看看鞑子到底出现在了哪里,一定要查明这股鞑子的下落!”

“末将尽力而为吧!”

高杰硬着头皮道。

但心里却是没底。

因为他手底下的骑兵,哪比得上满洲鞑子的骑兵犀利?

眼下战场上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清军出动了大股的精骑,遮蔽战场上的明军的传骑来往,防止明军获得第一手的军情,派出去的斥候,传骑,十有八九是要被沿途活跃着的鞑子斥候给打掉,或者驱逐。

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不派也不行!

因为当下的情况,他们简直就是战场上聋子,瞎子,对于敌情一概不知,所以高杰也唯有硬着头皮,多派出斥候出去,派出去的多了,兴许就能有几个冲破封锁,传递出军情……

初七!

四天时间了!

足足四天的时间!

开封就犹如一个孤岛一样,没有再收到任何的消息。

派出来去的斥候,或是被清军驱逐回来,或是不知生死。

直豫总督衙门内史可法,眼下已经着急上火的,嘴上起了好几个水泡,连续四天的时间,他是茶不思,饭不想,一直坐在周王府废墟上修建成的直豫总督衙门内,等候着新的塘报送来。

可事与愿违,整整四天的时间,什么消息也没传来,仿佛整个河南战场上,大明这边,仅剩下了一座开封孤城罢了。

不过,到了初七这天深夜,坐在直豫总督衙门里面等候军情的史可法,终于接到回信,数个陆续撤回来的斥候向史可法禀报了大批最新的情报。

所以眼下,直豫总督衙门里面,高杰,黄得功,刘良佐还有麾下带兵的军将,正在商议着军情。

最先赶到的斥候,是从豫中,豫西过来的,他们报告了一些好消息,那就是,荥阳,洛阳,新郑,许州,都未曾有清军大股兵马到来,只不过是这几天,有鞑子斥候出现在这些区域,然后封锁了城镇之间的联络,直到初六晚上,这些清军才悉数东归。

也不知去了哪里。

而穿越了封锁的各城明军,也终于可以把军情陆续送到。

此时,在一封封来自各地塘报送来后,史可法等人再傻,也能够猜出来鞑子是奔归德府去了!

此时,高杰正一脸苦涩的说道。

“看来鞑子是想拿下归德府,好慢慢收拾咱们河南三镇!”

“好好的归德府,估计是守不住了,鞑子动这么大的阵仗,撒出去的斥候,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归德府要能守住那就去球了……”

眼下的高杰很失落,因为他从许定国手上,把归德府给抢走当地盘,才不过几个月功夫,地皮都没来得及好好刮一刮,结果这归德府就又丢了……

“鞑子要打也应该打开封,怎么打走远路去打归德了呢?”

史可法有些摸不着头脑。

河南的精华就是开封府啊,豪格放着这些地方不打,跑到了归德府,着实让史可法有些诧异。

“督师,鞑子这是想两路合兵,对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