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205章 文明的交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5章 文明的交流(2 / 2)

强,也不是为让大明的商人,为开拓欧洲的航线打前站,也不是想绘制海路,打算有朝一日,西征欧陆,为一个马踏莱茵,剑指英伦!

朱慈烺纯粹是想,与此时的世界国家,建立起来联络!

嗯,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明本身就是在交流与碰撞当中发展的。

封闭文明,很容易发展成孤岛文明,然后一步一步地落后于时代,而在不停交流与碰撞之下的文明,却会因为交流,获得许多,自身未能够发现出来的新技术。

从而发展起来。

要想让将来的大明王朝,不至于在技术革命中落后于时代。

朱慈烺其实用不着,去搞什么科研,或者是给那些个工匠们,下一个期限,告诉他们原理,让他们研究出来蒸汽机,研究不出来就杀头。

这些都是不需要的。

而且也没有用处,因为科技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需要秉承开明的态度,对技术发展呈积极的态度,对外来的先进技术,也宽大包容,而不是将其视为奇淫巧技。

那么,以华夏的体量,哪怕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学习,照抄西方工业革命的结果,也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了!

明朝末期,西学东渐,就在做着这些事情,开明士大夫们,将西方在数学,还有火器,筑城,天文等方面的成就学习到手,然后翻译著书,在大明传播开来。

只不过,在朱慈烺看来,西学东渐做得还不够——老是呆在家里,等着人家上面给你传播知识,这怎么行?

尤其是,等着人家上门传播来的知识,实际上已经是落伍的了。

就这,那些个上门传播知识的,传教士什么的,能耐也不怎么样,就拿汤若望来说吧,搁崇祯眼里,他是难得的火器专家,可汤若望他算得上火器专家。

汤若望他的主业是传教士。

是传教的,火器只是他顺手学会的东西,学得还不太精通。

在北京城他是铸成了红夷大炮。

可这技术,算得上高明?

连澳门的卜加劳炮厂里面的炮匠,都比不上吧?

至少这些炮匠,能铸出来三十六磅的重炮,而汤若望顶多也就是铸出来十几磅的红夷大炮。

想要学习西方最先进的技术。

得主动地派人,派船到西方去学,聘请良匠过来教授,师夷长技。

所以,朱慈烺这一次派遣访欧使团,就是想,与西方列强建立邦交。

想要派驻使节,观察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手工业。

然后从西方,聘请良匠,采购书籍,翻译刊印!

甭管这些学来的东西有用没有用,总能够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碰撞。

而且,他在有生之年,将会尽力地,让这些交流,变成常态化,而不至于被后世之君改掉。

只要双方的交流,互相学习不停止,那么,以华夏的体量,将来绝对会世界上的第一强国——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英国才多大的点体量?就成日不落帝国了?

哪怕跟着他们屁股后面学,把他们一半能耐学会了,以大明的体量,也足够碾压这个日不落了。

就是技术落后些,也足够以数量弥补差距了!

送走了这几个高兴的洋鬼子后,刘大用进来通报。

“殿下,王公公求见!”

“让他进来!”

朱慈烺说,不多时,王之心就被带了进来,进来行礼后,只见到王之心满面笑容说。

“殿下,已经模拟会审了好些回了,眼下已经连着三回模拟会审,没人敢翻供,奴婢以为,这公审大会可以召开了!”

“不急,不急,还有几日,这几日再好生的检查检查那些罪证,这些东西过几日,可是要公之于众的,绝不能让人看出来猫腻!”

朱慈烺嘱咐道。

“殿下英明!”

王之心连忙附和一声,然后禀报道。

“除了这件事外,殿下,对那八个盐总的抄家,还有对牵扯到这里面的几个罪臣的抄家,业已经快结束了,您要不要看看清单?”

“嗯!”

朱慈烺不置可否地点头,王之心连忙将怀里揣着的清单给呈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