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155章 清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章 清田(2 / 2)

一镇外,第四镇除了一个标留守大沽外,剩下的三个标全部已经南下了!

有这些兵力在手。

登莱二府,任何反动派都是不足为虑的。

将募兵,与清查军屯田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朱慈烺又叫过来了苏观生,跟他讨论起来了,如今登莱二府的耕地数量!

“登莱二府的田土,能清出来多少?”

“应该有个一千多万亩,若是再算军屯田,虽说不够两千万亩,但也差不了多少……”

苏观生估计道,这是一个糊涂账,很难算得清楚——明代的根本除了明初,就没搞过正经的清田,所以,很难算清具体耕地数量。

“这么多田土,也不少了啊!”

朱慈烺感慨一声,山东是华夏早期的基本版图,耕地开垦很早,这时的耕地或许不能跟后世比,但也少不到哪去——明代耕地面积总量不到十二亿亩,但这要考虑到明代丢掉了河套,没有蒙古,东北,还有新疆,所以明朝土地大体是不少的,要不然也养活不了两亿人口。

但朱慈烺却知道,民间有多少田土,这并不代表朝廷能收到的赋税很多,此时,朱慈烺问这个,就是要下狠心,在登莱二府搞赋税改革!

“两千万亩,哪怕是按一亩地收一斗麦子来算,一年也有两百万石的赋税了!”

“若是整个山东,一亩地交上一斗的麦子,起码也有七八百万石麦子,天下若能都按照这么标准交赋税,一年收个一万万石粮食,也不成问题了!”

“若有如此财力,何至于天下不定?”

“何况,一亩地一斗的赋税,也不算高!”

一亩地一斗的赋税真的不高——当然不高了,一亩收一斗,哪怕亩产只有一石,也才十抽一税,这算高?

就是后世免除农业税之前,交的公粮,也有百分之十五啊!

“殿下,不是高不高的事情,是在于,他们愿不愿意交赋税……”

苏观生摇着头,朝朱慈烺说道。

“别的地方愿不愿意交,本宫不清楚,但登莱二府,却必须得愿意交!”

朱慈烺笑呵呵地道。

随即,他朝苏观生吩咐。

“苏大人,你这几天忙活一下,把登州,莱州,那些个有声望的缙绅,还有大户,都请到登州来一趟,就说本太子与他们有要事相商,然后再派条船去海州,让人去请庐州总兵黄得功,援剿总兵高杰,江北总兵刘良佐,还有山东总兵刘泽清他们派人过来一趟!”

“殿下是要?”

苏观生露出疑惑之色。

朱慈烺则笑呵呵地地道。

“再过几天,大沽的军兵就要全部撤走了,只留下了一个标坚守,而除了撤出来的士兵外,他们还要把咱们斩下的那五千颗鞑子首级给带过来,本宫要让这些人看看五千颗鞑子脑袋摆在一块,是什么样的场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