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第115章 出兵山海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出兵山海关(2 / 2)

旁的刘宗敏凑上前来,替李过解围,李自成哼哼两声,看向了一旁的刘芳亮。

刘芳亮是刚刚从保定过来的。

他兵不血刃的占了保定后,在稳定了地方,把真定府等地的降兵安置妥当后,便接李自成旨意,留下马重禧领兵五千镇守保定府,自己带一万五千老营精兵,赶到北京城与李自成会师。

“芳亮,你麾下的弟兄用不用休整一二日?”

“皇爷,不用休整,弟兄们没走多少里路,用不着休整,额们是打哪?是打天津,还是打山海关?”

刘芳亮询问道,李自成听罢,心里也在犹豫起来,他原本是打算先打山海关,可大沽那边的败仗,却又让他有些警惕大沽城内的明军,现在一时真有些难以选择。

这时,李岩站出来道。

“皇爷,还是得先打山海关,朱贼困守大沽,不过是困兽,而山海关才是恶虎,而且关门太过于要紧了,万一朱贼引清虏入关,可该如何是好?”

“那就先打山海关,把吴三桂这厮收拾了,再拿抓来的关宁降兵当炮灰去打天津大沽!”

李自成一拍大腿,做出了最终决定。

“那就好,吩咐弟兄们,做好准备,额们明日就出兵山海关,取吴三桂的项上人头!”

李自成麾下有五营精兵,但他并没有将五营精兵全部带在身边,其中,刘希尧所率领着右营,此时在襄阳一带跟明军对峙,而且,留守西安老家的田见秀麾下,也分走了几千人马,所以,李自成身边只跟着中权亲军,还有前营后营。

但后营又被派到了天津大沽。

眼下的李自成身边,就只剩下了中权亲军还有袁宗第前营,数量太少了,不过三万五千人马而已(中权亲军一部分给了任继荣,马重禧)。

所以,李自成直到了刘芳亮率领着的一万多老营兵到来后,才选择出兵山海关。

而此时,李自成麾下已经拥有了五万老营精锐!

除了这五万老营精锐外,李自成还有一部分带过来的降兵,其中有白广恩,唐通,王承允,尤世禄等部降兵,还有占领北京后,收服的京营降兵(就是朱慈烺整编后,留在京城的那一万多京城土著兵)。

此时李自成麾下的兵马数量加一块,大抵也有个近十万之众了!

在李自成看来,自己拥有着如此庞大的兵力,打下山海关,然后再对付大沽的朱慈烺,拿下天津,挥师南下,全取天下,完全就是手到擒来的事!

当天,李自成就下达了旨意。

命令大沽,天津一带的李过所部,不要再进攻给明军送人头了,就地地围城,等自己料理好山海关,再打这俩地方。

而自己,则亲率领着大军,往山海关去。

为了激励一下士卒们打仗的士气,李自成临出发前,又咬牙给出征的近十万之众,放了赏,一个发了二两银子,勉强提振了一下士气。

而当李自成在四月十三这天下午,十万大军,陆续地带着大量辎重,推着沉重红夷大炮,往山海关杀去的时候。

由于山海关内吴三桂并无投降意愿,多尔衮麾下的大军,在从沈阳到达锦州后,便一股脑地向西南扎进了燕山附近的群山丘陵之间,沿着多次入寇明京畿,早已经走得熟得不能再熟的道路,继续前进,在当李自成出兵山海关时。

多尔衮已经到达了燕山内的一片草场,喀喇沁左翼旗了!

大清南征明朝不易啊!

真真的不易!

燕山就是挡在大清面前的最大阻碍,走辽西走廊一马平川,而且,不用绕路,但过燕山去打大明,就真不容易了,路不好走不说,还得绕远,所以,此时在喀喇沁附近的草场上,眺望着远处那莽莽群山,多尔衮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若山海关能归我大清国所有,我大清便可以入关一争天下了!”

通过燕山这条路线,入关抢一把或许还成,但想要夺天下,就难得多了,一旦打不过,连跑路都跑不及。

这也是幽燕之地重要的原因,得幽燕之地,哪怕处于劣势,也可以轻易守住,而失幽燕之地,那整个华北平原,将随时成为战场。

“王爷,奴才觉得,山海关必归我大清所有!”

洪承畴策马上前,朝多尔衮道。

“明寇已经退了,虽然尚且坚守大沽天津,但已经不成气候,吴三桂孤关一座,岂能久守?只要我大清,击败了流寇后,大兵压境,从关门内外,同时威逼,他吴三桂必降……”

“但凡如此吧!”

多尔衮说。

随即,他下令道。

“传令下去,继续行军,流寇兵多,若是晚些,让他们在边墙上做好防备,就不好打了!”

“王爷英明!”

洪承畴连忙颔首。

兵贵神速,早一日到达边墙,就多一成胜算。

多尔衮麾下的十万八旗兵可不是几百年后,那群只会提笼溜鸟的八旗废物。

这些个白山黑水间磨练出来的满洲鞑子,一个个壮实的跟牲口似的,在白山黑水之间磨练出来的满洲兵,吃苦耐劳到了极致,在得了命令后,随即迈开步子,向南挺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