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废物公子万人敌> 第118章 月下闲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 月下闲聊(1 / 2)

陶温从大帐中走出,心情郁结,望着天边皎洁的明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虽然劝慰陶谦不要在意曹操,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么可能不知道曹操究竟有多么强悍?

大敌当前,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克敌制胜。

“看公子神色,似有不快?”

陶温转眼看去,见那人眉目峭拔,双眼炯炯,正是刘备刘玄德。

“刘府君。”陶温勉强笑着,行礼道:“与祖父叙了些话,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未免重了些。我在想,我做刺史府的继承人,是否合适?”

陶温也在反思,以自己的年龄和资历,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就掌管起整个徐州士民的生死,他真的可以吗?另一方面,从思想上讲,自己是不是仁慈过度了。

曹操屠杀徐州百姓,最后是功成名就的魏武帝。祖父陶谦行仁政,施教化,也是自私牟利的一种说辞罢了。他们二人,一正一反,却也都是乱世中大浪淘沙留下来的豪杰。陶温现在不得不怀疑,他在这乱世,若是讲仁义道德,是否太过矫情?

换句话说,乱世的仁义是否还有必要存在?

“公子以为我的行事如何?”刘备笑了笑,也将目光投射到天边的那轮明月。

陶温熟知那些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岂能不知刘玄德的为人处世。

“府君仁义至极,天下百姓影从,名动四方,可谓英雄。”

陶温一顿彩虹屁吹上,反倒给刘备整蒙圈了。

我有小公子说的这么邪乎吗?刘备在心里问着自己。

“啊……哈哈,我岂能当得公子如此美誉。”刘备不好意思地捋着嘴上的须髯,“在下不过边地一武夫,何堪英雄之名?只不过……”

“府君但说无妨。”

“这天下,公子以为是能者居之的天下吗?”

“自然如此。”陶温叹了一口气,愈发觉得自己道行浅薄,配不上刺史府的大位。

“哈哈。”刘备似嘲讽,又似无奈地说,“既然天下有能者居之,那为何会大乱呢?”

“这……”陶温哑口无言。

对啊,如果天下真的是能者居之,有能力的人一直在自己对应的适当位置做事,这汉室天下又怎么会大乱?

换个角度而言,若上位者都是德才兼备的好手,下层民众又怎能拥有作乱反动的能力呢?

刘备表情麻木,悠悠地道:“天下间的事情,不好说。没实际上手做之前,谁也不能预料到以后的发展,公子岂能因为没有自信,就怀疑自己的前路?身负一州百姓的安危,公子只能一往无前,断无退缩的道理。”

是啊,不上这条道儿,谁知道自己是不是这块料呢?那些名望能力都很出众的人,在州郡大事面前,就一定能做得很好吗?

都未必。

“府君之言,字字珠玑,温当铭记在心。”陶温听了刘备的鼓励,心中振奋不少。

“若能帮助公子分毫,那再好不过,明日老使君要急行军赶到彭城,公子早些歇息了吧。”

“府君,我还有一事,望府君赐教?”

“公子请讲。”

陶温听到的三国故事中,刘备的形象一直是一个柔弱爱哭的仁义之君,可实地接触后他才发现,刘备的刚毅和果决实在太过突出,哪怕是勇武的劲头,都与两个义弟不遑多让。

他一点也不敢小瞧眼前这个“枭雄”,于是借此机会试探性地问道:“府君竟然在陈家密探的邀请下,果断来到了徐州。我陶家与府君素无瓜葛,敢问府君此行,意图是什么?当然,府君不妨直言,温必定竭尽全力,有所报效。”

刘备坦然道:“自黄巾作乱,我便起义兵诛暴乱,志在匡扶汉室。可流年不利,我出身寒微,处处受制于人,纵然是同窗的公孙伯圭,也对我多有压制。此番南下,小烛找到我等,公子以为是求我援助,却想不到,我也正在等一个鱼入大海的机会。”

陶温恍然大悟。

这刘备的野心,不,应该说是雄心壮志,也不小啊。区区一方镇边武将,似乎并不能合了刘备的心意,也许在这个男人的心中,乱世当道,只有自己闯下一番伟业才能勉强满足他的志向吧。

陶温不禁要想,自己将来该怎么与刘备合作了。

刘备也觉得自己有些失言,毕竟公孙瓒对自己不薄,自己却吐槽主君压抑自己的发展,着实不地道。他乃是涿郡黑道的扛把子,对规矩门道一事最为看重,要不是见小公子年幼且仁义,他也不会轻易吐露自己的心声。

“方才所言,多是无稽之谈,还请公子勿怪。”刘备收敛了激动的神态,正色说道,“此番南下,我与两位义弟并非应了陈家密探的交易,而只是为陶家解忧,为百姓奋战。来日若能击溃曹军,愿得徐州一城囤驻兵马,永为陶家屏障。”

陶温心里表示,我信你个鬼呦。

在公孙瓒处,刘备有极高的行动自由;在徐州,求得一城囤驻兵马,跟在公孙瓒处又有什么区别呢?一个人折腾来折腾去,是不可能甘于原地踏步的。这刘玄德素有贤名,为人也颇为仁义忠厚,陶温认为,他如此甘于奉献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天下英雄的心中,博一个美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