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邱索这个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少年,一夜之间在朝中成了官员们热议的人物。
最近,朝中的那些官员一见面,都免不了会谈一谈这个进入了皇上眼中的年轻人。
邱索的那些故事也开始在朝中流传开来。
有人认为邱索一个白丁能引起皇上的重视,自然有他的本事,也有人认为只怕这个邱索是徒有虚名,实则就是个眼高手低之辈。
其中以金正科为代表,以前与严泰和走在一起的官员,都在极尽所能地贬低邱索。
说邱索就是一个阴暗小人,靠着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一步一步让皇上都注意到他了。
皇帝现在六十多岁了,由于国事操劳,身体已经一天比一天差。
像金正科他们这些投机者,早已将目光瞄准了皇位的继承者——太子薛舟。
太子是一个有几分血性之人,只是此人有些刚愎自用,认定了的事都是一根筋。
如今大盛一直都在与北方金国硬刚,就少不了太子的功劳。
期间,也有不少人认为,大盛目前国力衰退,长期与金国耗下去很不明智,不如双方一起坐下来进行和谈。
可这个太子一听和谈,就将那些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定为了卖国贼,软骨头。还说大盛不养什么没骨气的奸臣。
在太子的影响下,皇帝也为了给太子树立权威,便按照太子的意思进行了处理。那些提出和谈的官员全都在太子薛舟的打压下,轻者被削官罢职,重者砍头丧命。
如今,金正科等人又亲自去找到了太子,说是湖广有一个叫邱索之人,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湖广总兵和王福等人,与反贼进行和谈。结果,官兵赔偿了那反贼五万石粮食和十万两银子,才让那些逆贼撤出了潭州城。
那金正科对太子说这事本是一次损害朝廷利益之举,却因为邱索巧言令色,那王福还有湖广总兵反而说是邱索立了大功,而将一力主战的巡抚严大人却被皇上拿下问罪。
金正科甚至说他怀疑那邱索本来就与那些反贼是一伙的,不然人家怎么可能凭着他的几句话便真的答应与官兵进行和谈呢?
太子听了金正科他们的话之后,果然十分气愤。很快就对邱索就有了这样一个印象,那就是:
这个邱索是一个投机取巧之人,恐怕并无什么真正的本领。
他好不容易将朝中那些主和派的软弱骨头清除掉了,现在如果父皇真的因为一些道听途说便将一个本是无名之辈,连个功名都没有的邱索重用,那这个邱索又会撺掇父皇为了一时的得失与金兵主和。
那样的话,朝廷一定会被迫割地赔款,签城下之盟,他薛舟费尽心力坚持到现在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不行,一定不能让这个邱索进京,不能让他面圣。“邱索,哼,一介白丁,凭着自己一番花言巧语,通过结交朝中权贵,想跻身朝中,世上岂有这么容易当官的道理?”薛舟咬牙切齿地说道。
可邱索又是父皇让王福传入京城来的,在京中,他身为一|个太子,不好对此人动手。
太子决定了,不能在京城除掉此人,那就在邱索没有进京之时,让那个邱索死在路上,而无法进京好了。
金正科得知太子的决定之后,心里顿时欣喜无比。
……
再说在万安皇帝的诸位皇子之中,五皇子薛康,小时候就表现得特别聪明,十来岁时就熟读四书五经,而且为人谦逊低调,曾经一度深受当今皇上的喜爱。
后来薛舟被立为太子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这薛康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他不再专心学业,也不再与朝中官员走动,每天斗鸡遛鸟,想着各种法儿玩。
只结交一批不务正业的官二代,游手好闲、不求上进。
刚开始,太子薛舟极为忌惮五皇子,他认为在诸皇子之中,如果说有人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那此人便一定是这个薛康了。
因为他自己也一直觉得自己不如这个弟弟有本事。
好在这个五皇子有自知之明,从来没有与他表现出来任何要争太子之位的意思。
甚至他还会在父皇的面前自毁形象,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使得皇上都对这个五皇子失去了信心。
薛舟在三十岁时被立为太子,今年已经四十二岁了,五皇子薛康今年也已经三十岁了。
薛舟当了十二年的太子,地位日益巩固,但即便薛康已经与世无争,却还是一直紧盯着薛康,还偶尔都会故意为难这个五皇子薛康。
薛康忍受了太子这么多年了,自己在放弃了与其争夺太子之位的以后,太子却仍然对他不依不饶。
终于,薛康下定了决心,他不能再这样忍气吞声,他想振作起来。
既然自己不与他争,也要被针对,那他又为什么还要忍呢?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