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六一一听,就感觉自己没戏了。
分析双方的胜负,至少得知道敌我的兵力对比吧。
在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要推断出战事的结局,几乎是属于瞎猜。
这时,一个青衣少年站了起来,举止间充满了自信,款款道:“在下司马秀,献丑了。”
“此次奉辽之战,我大奉出兵总计有十五万。”
“其中十万边军,五万吹哨人。”
“就战力而言,吹哨人的战力五万顶得上是十五万兵力。”
“所以兵力上的实力,大奉军有二十五万军的战力。”
这名少年说话时,其余的人都认真的听着。
刚才他对大奉军的那段论述,应该算是相当的准确了。
花魁飞雪也是频频点头,投来赞赏的目光。
司马秀接着说道:“西辽此次出兵二十万,但是其中骑兵就有十万。”
“大家都知道,北方地势平坦,骑兵优势极大,所以西辽的军力实力在三十万。”
“就兵力对比而言,西辽军占据优势。”
接着,司马秀话锋一转,“但是,两军对垒,兵力只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其中一个因素。”
“在其他的方面,大奉有三胜。”
花魁飞雪听后问道:“哪三胜?”
“辽西军长途奔袭,大奉以逸待劳,此乃一胜。”
“大奉军民团结,战斗意志坚定,辽西军入侵他国,于理不正,此乃二胜。”
“辽西军远离国土,战线过长,粮草补给短缺,大奉有流州、幽州为后盾,粮草充足,此乃三胜。”
花魁轻轻的拍了拍手,赞叹道:“司马公子的三胜论一针见血,将敌我胜败因素分析透彻,实乃大才。”
其余的人也跟着鼓掌,称赞不断。
伍六一看见郭奉也是得意之色,疑问道:
“郭兄,这司马秀是你的好友?”
郭奉颔首,说道:“司马秀与我师出同门,同窗伴读十二载。”
伍六一继续问道:“郭兄,你为何不站起来说几句?”
郭奉回道:“他的见识不在我之下,我也说不出来什么更高深的见识。”
“伍兄,你可有其他见解?”
伍六一摆摆手,“我对局势一无所知,不敢妄言。”
两人说话间,司马秀又说道:“主将之勇与谋略,也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但是此次双方主将已经交手多年,各有千秋,对于彼此非常了解。”
“所以,综上所述,此战,大奉必将大胜。”
司马秀说完,全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些本想发言的人都失去了发言的勇气。
司马秀的这段言论,确实将局势已经讲得很明了。
郭奉听完后,却是眉头微微皱起。
想说些什么,但是又忍了下去。
司马秀说完后,眼神扫视了所有人一眼。
看见众人推崇的表情,心里很是得意。
但扫了到了伍六一和郭奉时,见伍六一不以为然,郭奉眉头微皱,心里顿时产生了一阵挫败感。
司马秀微微笑了笑,对伍六一问道:“这位兄台,可有高见?”
伍六一虽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是好歹是个研究生。
对于历史读过很多,光是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这些战争小说都看了很多遍。
所以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也是有点自己的想法。
对于刚才司马秀的话,心里只是部分赞同。
但是伍六一并不想此时出头,因为他想听听郭奉的看法。
这个寒酸书生,不是池中之物。
伍六一笑道:“在下伍六一,有点浅薄的见解,但是请郭兄先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众人的目光,随着伍六一的话转移到了郭奉的身上。
司马秀心里明白,自己的这个师兄,远见卓识不再自己之下。
本来以为郭奉所见于自己差不多,但是看他的表情,应该不是很赞同自己刚才的那一番话。
于是说道:“师兄,你有何见解?”
郭奉见众人看向他,缓缓的站起来。
朝着众人鞠了一躬,接着说道:“师弟刚才的说法,我大部分赞成,但是最后的推断我不完全认同。”
“我认为,大奉不是大胜,而且惨胜。”
惨胜!
众人听了以后均是一惊。
大奉占据了优势,除了兵力上稍弱,其他都是明显的胜局,为何是惨胜。
心中都充满了疑惑,等着郭奉接下来的话。
郭奉分析道:“大奉以武立国,常年征战,但是辽西又何尝不是?”
“辽西骑兵,天下劲旅,实力远在大奉骑兵之上。”
“天下除北凉骑兵和北莽骑兵,两辽骑兵当属第一。”
“平原作战,骑战第一,十万骑兵,会让大奉付出惨重的代价。”
然后看了众人一眼,“况且,战场之外,还有别的因素。”
“辽东与辽西同出一脉,大战僵持,辽西必然会向辽东求援。”
“而我大奉与四方交恶,并无盟友。到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