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 一举多得(1 / 2)

物流园建得很顺利,万志明招揽来了不少精明能干的退伍兵,有的会驾驶,有的不会。

人员到齐后,团队算是正式成立。

先是系统学习物流知识,那时没啥专业知识,都是程吟雪、万志明、杜仲、还有消防大队的人琢磨出来的。

学完后就是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

之后全部到技校强化培训了汽车维修技能,不会驾驶的突击学习,争取尽快拿到驾驶证,搞物流的怎么能不会驾驶?

然后把从各地找来的战友扔回本地,去疏通关系以及在本地建立一个简单的中转站,也是货车装卸货物的地方。

每个人都带了一笔资金回去,等网络运行稳定后再细化和扩展,万志明带领的筹备组分头去跟进和督促、检查。

差不多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跑了一遍,关系梳理得差不多了。

有的地方需要跑货的单位得知有这样一个网络后,也纷纷要求加入。

加入进去来回两地都有货可运,货源稳当,沿途都是人家打理好关系的,走着也安全,若是有事人家也会出面处理,比单枪匹马的跑运输好多了。

于是这个网络就相互渗透式地建立起来,很快就连成一个蜘蛛网,星罗棋布几乎密布了各大城市及下辖的县城。

新县城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好,跟着是自来水厂的建设,这里物流园买地皮和建设,钱像流水一样,哗哗哗往外流。

得亏管材、管件厂很赚钱,不然光靠厂子那点儿钱根本不够程吟雪造。

程吟雪已经找汽车厂那边帮忙预定了三十辆厢式货车,6.8米的居多,9.6米的只有几辆。

那时的路况不好,公路不宽,有些地方路和桥很窄,太长的车辆不好通过,特别是会车、掉头、转弯和爬坡。

郭市长这边对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后,确定了空调、电视机的生产厂和配套厂,生产线也按要求建好,一切就绪。

上面的批复也下来了,同意临市作为试点建产业基地。

研究所那边的空调和黑白电视机研发成果前后脚出来,现在是冬天,原先准备先上马的空调暂时延后,先上马电视机,争取在春节前卖一波。

程吟雪带着团队到预定的生产厂那里进行试制。

跟清江市造摩托一样,专家们分别蹲守在配套厂和生产厂这里,一一把关和指导。

宏祥塑料厂在省城,可是之前长期的合作关系,程吟雪选择他们生产外观件,空调和电视机的外观件都用ABS材质的。

摩托车的外观件生产最终还是没有给宏祥,这次就算是补偿李厂长他们,而且省城和临市距离近,供货方便及时。

李厂长很高兴意外接到这个大单,做好样品亲自带着几个师傅一起到临市,现场沟通看还有哪些问题,顺便把长期合作的协议签下。

李厂长跟郭市长也算是熟人了,这次来的配套厂家很多,都等着电视机样品出来然后签协议。

本地的配套厂家居多,外地的则是配套厂家的配套厂家,一时间在临市这里云集里好多厂家和考察团。

今天是一九七一年的元旦,本来应该是放假,可是在电视机厂,工人们正在紧张试制。

研发小组的专家在生产线守着,郭市长带领的班子成员、报社记者、考察团、各地供销社负责人则全都守在车间外,等着消息。

那场面就好像车间里面是产房一样,外面是焦急的丈夫等着孩子呱呱坠地。

中午快十二点,第一台14吋电视机下线,专家们检测,确认合格,抬到车间门口搭的台子上。

14吋黑白电视机不是最小尺寸的,那时最小的是9吋的,但程吟雪觉得14吋的性价比最高,所以建议电视机厂生产14吋、17吋、19吋、21吋这几个尺寸的。

现场开机,电视里一片雪花信号,抽出天线寻找接收信号,很快电视里出现人影,正在播报午间新闻。

众人屏住呼吸,静静看着电视,听着播音员播报新闻。

十二点三十分,午间新闻播完,众人才欢呼起来!

杜仲也来了,坐在轮椅上,看着欢呼的人群,每个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原来我们也能生产这么高端的产品了!

郭市长挨着与每一个研发成员握手,与生产工人们握手。

随后郭市长发表了讲话,一个是给工人们打气,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生产制造电视机。

另一个则是希望工人们加强品质意识,你手里百分之一的产品质量问题,对于客户来说是百分之百的质量不好。

电视机是高奢品,我们要让每一台电视机都合格出厂,让每一个客户都满意我们的产品。

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长久占领市场,否则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被市场淘汰。

厂长和工人代表也上台发言,表示会努力工作,用心生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