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30(2 / 2)

业保险行为。

保险的种类多种多样,按照保险保障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若说有的保险不值得买,这里就牵涉两个经济概念,现值和终值。

现值(Present Value),也称折现值、贴现值、资本化价值(Capitalized Value)。会计计量中的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终值,又称将来值或本利和,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可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这个金额就是终值。假设你准备花10万元为自己买份国寿E两全保险,10年后的保险价值是122120元,在银行存款利率为4%的情况下,这种保险买的值吗?经过计算,10年后10万元存入银行的终值是130000元,明显高于122120元。那么,这个时候这种保险是不值得买的。

有理财意识是好事,但并不是所有的保险都值得买,在买保险之前算好手中现金选择某种理财方式之后的终值,和保险的终值做比较,如果小于保险的终值,那么这个保险才是值得买的,反之,则是不值得买的。

30.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除了客观因素对消费者的选择有影响外,主观因素对消费者的选择也有影响。而消费者的偏好,就是对消费者的选择具有很大影响的主观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哪一种商品具有偏好,就会提升对该

商品的需求度。

按照消费者对自身偏好的清晰程度及对偏好产品的了解程度,可以将消费者偏好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消费者对自己的偏好认知不很清晰,并且消费者的偏好很不稳定。这类消费者易受外界的影响。第二种是,消费者对自己的偏好稍微有些了解,但是对偏好的产品知识不太了解。这类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比如说喜欢某项运动,但是对这项运动不了解,往往愿意倾听别人的建议。第三种是,消费者具有稳定的偏好,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当他们在偏好的驱使下做出某种选择的时候往往认为这些选择是出于自己理性的判断。第四种是,消费者有稳定的偏好,并且对所偏好的产品十分了解,只要给出合理的定制就能让其做出选择。

根据以往的消费经验,经济学家们为消费者偏好做出了几种假设,分别是:①偏好的完备性,指消费者会根据偏好比较排列出不同的商品组合。②偏好的非对称性,如果两种商品组合中,其中一个组合含有消费者偏好的商品比较多,那么消费者就会选择这组商品。③偏好的传递性,如果消费者对苹果的喜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喜好大于草莓,那么消费者对苹果的喜好就大于草莓。④偏好的单调性,如果两个组合包含的商品数量一样多,那么消费者对这两个组合的偏好就相同。⑤偏好的凸性,哪个组合含有商品数量多,消费者就会选择哪个。

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一定要做出取舍选择,这种取舍的过程就是消费者偏好发生作用的过程。因此,经营者在推销商品时,把握住消费者的偏好往往更能够推销成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