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汉末冲锋郎> 第019章 替朕拟诏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9章 替朕拟诏书(1 / 2)

走出之人正是议郎蔡邕。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

现年已经四十有五,乃当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王甫对此人颇为不喜,皆因蔡议郎直言善谏,每每戳痛心间。

在同年的早些时候,皇帝因天下灾害四起、鲜卑又来侵犯边境、百姓多受劳役赋税之苦,而下诏自责。

蔡邕便上书密奏,陈说皇帝应施行的七件事。

其中就述说了如何督察不法,如何甄选官吏,这些都暗指宦官不法乱政,让王甫好不难受。

因此王甫见蔡邕走出来反对,心里自然十分地不痛快。

王甫虽然势大,但他也有所忌惮,蔡邕这种清流名士正是他所害怕的。

蔡邕并没去在意王甫的反应,他在给皇帝刘宏纳拜完后,便开始陈述自己反对讨伐鲜卑的缘由。

他说,《尚书》上就有告诫警惕蛮夷乱华的内容。

《周易》上也记载有讨伐蛮夷的鬼才方略。

周朝有派大军征伐猃狁、蛮荆,大汉有在阗颜山、瀚海征讨匈奴。

可见,征讨异族这样的事情,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的。

然而,时世会有不同,形势也会不一样,所以谋划之事才会有成败得失。

因此打仗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审时度势。

像汉武帝,他心怀远大谋略,志在开辟四方。

他南诛百越,北讨匈奴,西伐大宛,东并朝鲜。

纵使凭借着文帝、景帝二世的物资积累,依仗着天下的丰富物产,这些战争还是使得天下匮乏了数十年。

战后,各种税赋不断加重,致使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盗贼四起,搞得关东地区动乱不安,道路断绝。

朝廷立刻派出绣衣使者,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即代天子行事。

很快武帝就发现问题根源,于是便停止四处征战并免除劳役,封丞相为富民侯,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

所以中大夫主父偃才对武帝说:“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这话意思是,那些致力于战伐争胜、穷兵黩武的人,到头来没有不悔恨的。

以汉武帝的神武,将相的勇猛,财赋的充实,所开拓疆土的广远,尚且还是会感到后悔。

何况现在人财皆都缺乏,事情还远比当时情况要差,征伐这事又怎么能轻易做决断?

自从匈奴逃走,鲜卑开始强盛,他们就占据了匈奴的故土,号称拥有兵众十万。

他们的财力变得更加强劲,其人也越发地有心计。

我方的关塞看护不严、漏洞百出,以致精钢良铁都被贼人盗出去使用。

大汉逃亡之人,又有投靠鲜卑为他们出谋划策的。

因此,他们的兵器锋利战,战马速度又快,都已经超过匈奴。

颍川太守段颎在以前也是善于统兵打仗的良将,他征讨西羌尚且还用了十年。

夏育、田晏的才略未必超过段颎,鲜卑的部众也未必弱于羌人。

现在凭空谋划就想一两年内解决鲜卑,又怎么可能会成功?

倘若战事接连不断,带来无穷灾祸,难道还能中途休兵?

一定会接连不断征募士兵,不停运输辎重,这是要消耗完中原各地,跟蛮夷一起合力摧毁大汉。

边陲的忧患,如同长在手足的疥疮。

中原地区的困乏,是长在胸背的恶疮。

现在各郡县的盗贼尚且还无法禁止,何况鲜卑这丑虏就能降伏掉吗?

从前高祖忍平城之耻,吕后舍弃冒顿傲慢书信的侮辱,拿这些跟现在的情况相比,哪一个更严重呢?

上天设立了山河,秦朝修筑了长城,大汉朝修起关塞城墙,这是用来分别内外,区分不同风俗的。

如果没有被侵夺国土并欺辱到内部就好,难道要跟虫蚁一般狡猾的贼寇去一争长短吗?

虽然有时候能够击破他们,可又没法将他们都灭绝,难道要让本朝为这事忧虑得连吃饭都顾不上吗?

一心求胜不一定能够获胜,心存疑虑不一定就会战败。

过去淮南王刘安劝阻天子讨伐南越时说过:

“天子之兵,有征无战。意思是说天子军威强盛没有人敢于较量。

如果还是要去交战,那越人拼死迎战时,身份低微的士卒,万一没有防备而投降,即使最后得到南越国王的首级,却仍是大汉的耻辱。”

想用平民交换众多俘虏,拿天子声威蒙受外夷羞辱,就如淮南王说的那样,大汉就危险了,得失已经大到不可估量。

以前珠崖郡反叛,孝元皇帝采纳了贾捐的意见,然后下诏说:

“珠崖郡背叛,现在大家的意见有的主张可以征讨,有的认为应该放弃该郡。

朕日夜考虑,羞愧于自己皇威不足难以劝降,就想去诛灭他们。

但考虑当下时世变化需要做出变通,加上又忧虑那成千上万的百姓。

让天下百姓挨饿跟不去征讨远方的蛮夷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像宗庙祭祀这样的大事,在灾荒之年尚有不进行的时候,何况是回避算不上仇恨的侮辱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