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冀城之外,有浩瀚广袤的原野山林,无数的灾后植物又蓬勃生长了起来,各种雪兽也开始活跃,狩猎组每次远行狩猎都是满载而归,吃不完的鲜菜果蔬与兽肉,都被摆在新鲜出炉的移动小推车中售卖,一个又一个的小市集诞生了。
群山之外的世界格外广阔。
冀城中的组织者们在商定之后,特别派出了8个百人小队,这8个队伍带上了冀城能提供的最好的武器、最好的御寒衣物以及充足的食物,坐上驯服了的雪兽雪橇,朝着8大方位疾驰而去。
他们身上肩负着重担。
一来是充当搜寻小队,尽可能地找到并帮助那些尚且流落在外的灾民,告诉他们安全区冀城的存在。
二来,则是查探大陆的尽头到底在何方,确定在这一片劫后余生的大陆上,是否还有其他安全区的存在。
冀城现在的人口尚不足4万,都没有曾经的西山基地多,虽然每天都有那么几个十几个幸存者找过来,但是对于一座正在急剧发展中的小城来说,这点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这么一点人,要有一部分人从末世之城中挖掘宝藏,要有一部分人参与城市建设,又要有一部分人去获取新鲜食物以及探索领地,就算人人都有影分身也不够用呀!
冀城需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劳动力。
生活在曾经拥有近百亿人口的水星上,习惯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构成的社会生存模式之后,再重新面对这样处处缺人的囧境,真的让大家格外不习惯。
比起做唯一的幸存者,冀城中人都更希望,可以尽快找到其他安全区的存在。
只靠他们这么一点人,要重建起一个种族的文明,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
傅晚宁一家在自家小窝大概收拾了出来之后,也每日都会抽出8个小时前往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建设行动中。
就好像当初在西山基地中去当志愿者一样,它们一家从来都不排斥参与集体劳动。
没有哪一条马路是凭空生成的,要想生活在人群中,享受城市的便捷,就需要承担起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
前期的城建基本都是属于义务行动的,除了三餐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酬劳。
但每一次的参与都会有记录,每一条建好的道路,每一栋拔地而起的建筑上,都会设立一块功勋榜,记录下那些出钱出力的公民名单。
那些想偷懒或者精致利己的人迫于大众的监督,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
等到城市雏形初现,各个岗位上都需要人力资源来维持运转,便直接从这些参与建设的公民中择定。
傅展书在这次城市规划建设中出力颇多,城建局中基本大家都是半路出身,像他这样科班专业的非常少,他自然就此留在了城建局中。
后续的大部分城建工作基本上是不需要他再亲力亲为了,那些比较重要的基础设施他多帮忙掌掌眼,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
苏雨秋就更不用说了。
来到冀城定居的人群中,懂护理懂医术的人非常少,她在西山基地中教出来的那些女孩子们,就占了整个医疗体系总人数的一半还不止,在她们的盛情推荐票选下,她虽然婉拒了院长的职位,不过最终也还是在冀城医疗部中挂了个名。
现在医生护士都太少了,她毕竟接受过专业的教导,脑子中还储备了一点知识,如果能趁着自己尚有精力,每周开几节公开课,多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几个人,那也算为这末世的重建尽一份心力了。
陆域最后还是加入了末世之城的挖掘探索当中。
他从沈述的口中得知了部分真相,关于末世之城,关于希曜联邦的plan b,他希望哪一天或许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或者是能找到点遗留的关于航天知识的研究。
如果有朝一日,幸存者的航天科技还能再达到甚至超过末世前的水平,那么或许他能从无垠的宇宙中,得到一点关于老师的信息。
傅晚宁在参加完基础城建之后,更多的时间则留在了家中。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她的心态早不再是那一个热爱繁华享受的小姑娘了。
每一日睡醒后,她就带着几只毛孩子们跑跑山,狩猎的同时还能顺便健身,保持良好的体魄。
回到家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料理料理院中的果蔬,看大白鹅们嘎嘎叫着追赶小鸭子们,别有归田园居的乐趣。
偶尔也会到新建立的校园中找巧巧一起说说话喝喝下午茶,还因此和好几个同样主动来当老师的女孩子们都交了朋友,心血来潮的时候,还会充当下代课老师,给孩子们讲一讲关于文学与梦想的故事。
不过,她更多的闲暇时间里,则是拿着纸和笔,以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不同经历出发,将这些年来大家受过的苦难与艰难,一一认认真真地记录了下来。
席卷而至的天灾、无助凄惨的哭喊、艰难痛苦的抉择、复杂阴暗的人性、珍贵暖心的重逢,绝境逢生的惊喜……
一个个故事在她的笔下徐徐展开。
在许久之后,当冀城的第一家报社成立,编辑打开了收到的第一封厚厚的手稿时,这一幅关于末世百态的